[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蠶病原微生物的消毒劑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15643.1 | 申請日: | 2020-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865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呂丁丁;唐旭東;楊軍;萬愛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 |
| 主分類號: | A01N59/16 | 分類號: | A01N59/16;A01N59/26;A01N59/00;A01P1/00;A01P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澍 |
| 地址: | 212028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病原微生物 消毒劑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蠶病原微生物的消毒劑及其應用,以納米二氧化鈦為主劑,以堿性鈉鹽為輔劑,當以水為溶劑配成溶液時,其中納米二氧化鈦的質量體積濃度為1mg/L~100mg/L,輔劑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1%~1%。堿性鈉鹽為磷酸三鈉、氯化磷酸三鈉或碳酸氫鈉中的任意一種。更優選的納米二氧化鈦的質量體積濃度為20mg/L~50mg/L,堿性鈉鹽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45%~0.5%。開發了已有藥物納米二氧化鈦的新用途,作為蠶藥安全可靠,對家蠶主要病原體BmNPV、BmCPV、家蠶微孢子蟲、白僵菌、黃曲霉、蘇蕓金桿菌芽孢和有很好的殺滅作用,是高效廣譜養蠶用消毒劑。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消毒劑組合物,特別涉及一種用于蠶病原微生物的消毒劑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蠶病的爆發一直是養蠶業最大的威脅,每年都會因各類蠶病的爆發造成重大損失。蠶病防治的基本方針是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人們主要通過加強蠶室蠶具消毒、蠶座消毒、桑葉消毒、改善飼育條件等手段來降低蠶病爆發的幾率,雖有成效,但結果總不如人意。從已有醫藥或獸藥中篩選適合蠶業生產的新型藥物已經成為蠶藥開發的新思路。
納米二氧化鈦是一種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導體材料,在光的照射下,其表面會釋放出活性極強的氫氧自由基,從而使其具有抗菌、抗紫外等功能,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電子、紡織、建材、化妝品、食品、生物醫藥及航天航空等領域。李兵等發現低濃度的納米二氧化鈦(5~10mg/L)能有效提高家蠶的生長發育、飼料效率以及全繭量、繭層量等經濟性狀,并基于此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015,一種家蠶增產添加劑,中國專利,ZL201310569044.1)。李兵等也發現納米二氧化鈦具有增強家蠶對BmNPV抗性的作用,但未表明可以作為消毒劑使用。
CN202010976750.8公開了一種光觸媒復合長效消毒劑及其制備方法,所述消毒劑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的組分原料:聚六亞甲基胍0.5~1%、納米二氧化鈦型光觸媒0.1~0.3%、檸檬酸1~3%、穩定劑0.1~2%、去離子水93.7~98.3%。本發明利用聚六亞甲基胍與納米二氧化鈦型光觸媒特性互補的優勢制備光觸媒復合長效消毒劑;組分原料中聚六亞甲基胍在水溶液中電離的親水基能夠吸附細菌、病毒,并進入細胞膜,抑制膜內脂質體合成,造成菌體凋亡,達到殺菌消毒效果;納米二氧化鈦型光觸媒在整個過程中為光催化反應,非化學反應,其物質不會損失,可以長期作用;本發明的光觸媒復合長效消毒劑在可見光的照射下,會產生類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應的物質,不僅保留了良好的殺菌功效,消毒作用時間明顯增加。但是該發明對蠶業生產上危害最大、發病率最高的多角體包埋型病毒BmNPV和BmCPV可能效果不明顯,因為BmNPV和BmCPV的殺滅需要首先在堿性條件下破壞它們的多角體保護結構。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蠶病原微生物的消毒劑及其應用。該消毒劑可降低BmNPV發病率的效果,殺菌范圍大,利用率高。
一種用于蠶病原微生物的消毒劑,由納米二氧化鈦和堿性鈉鹽混合而成;以水為溶劑配成溶液時,其中納米二氧化鈦的濃度為1mg/L~100mg/L,輔劑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25%~0.75%。
作為改進的是,所述納米二氧化鈦的粒徑為3-7nm,且粒徑≥5nm的占80%以上。
作為改進的是,所述堿性鈉鹽為磷酸三鈉、氯化磷酸三鈉或碳酸氫鈉。
作為改進的是,所述納米二氧化鈦的濃度為20mg/L~50mg/L。
作為改進的是,所述堿性鈉鹽為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45%~0.5%。
上述消毒劑在家蠶飼養上的應用。
作為改進的是,所述家蠶的相關病菌為病原體BmNPV、BmCPV、家蠶微孢子蟲、白僵菌、黃曲霉,或蘇蕓金桿菌芽孢。
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未經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1564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