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便于安裝的通信塔避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13802.4 | 申請日: | 2020-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366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9 |
| 發明(設計)人: | 趙正平;喻軒;喬丹;夏澤鑫;王智權;韓雷霆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1T19/04 | 分類號: | H01T19/04;H02G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宮建華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于 安裝 通信 避雷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便于安裝的通信塔避雷裝置,包括承載圓盤,承載圓盤的底端固定連接有通信塔本體,承載圓盤的頂端四周固定連接有多個第一支撐圓柱,多個第一支撐圓柱的頂端固定連接有第一支撐圓環,第一支撐圓環的頂端四周固定連接有多個第二支撐圓柱,多個第二支撐圓柱的頂端固定連接有第二支撐圓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發明將避雷裝置主體分開成圓形連接桿、固定圓柱和錐形圓臺三大部分,有效地避免直接安裝一體裝置,減少將一體避雷針裝置運輸至高處的通信塔時的危險性,使得四個固定底板依次固定在第二支撐圓環的頂端,利用四個支撐桿將圓形連接桿固定,避免在該避雷裝置在使用新型晃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避雷裝置,具體為一種便于安裝的通信塔避雷裝置,屬于通信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通信鐵塔由塔體、平臺、爬梯、天線支撐等鋼構件組成,并經熱鍍鋅防腐處理,主要用于微波、超短波、無線網絡信號的傳輸與發射,為避免通信鐵塔遭受雷擊,一般在通信鐵塔上設置有避雷針。
現有通信鐵塔使用避雷針通常無避雷針防護裝置,如缺少避雷針防晃裝置,存在避雷針搖晃影響避雷針的保護作用的風險,并且現有部分避雷裝置為一個整體,增加將避雷裝置搬運到通信塔上時的危險性,進而使得現有通信鐵塔用的避雷裝置可靠性較差,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們提出一種便于安裝的通信塔避雷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便于安裝的通信塔避雷裝置。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便于安裝的通信塔避雷裝置,包括承載圓盤,所述承載圓盤的底端固定連接有通信塔本體,所述承載圓盤的頂端四周固定連接有多個第一支撐圓柱,多個所述第一支撐圓柱的頂端固定連接有第一支撐圓環,所述第一支撐圓環的頂端四周固定連接有多個第二支撐圓柱,多個所述第二支撐圓柱的頂端固定連接有第二支撐圓環,所述第二支撐圓環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四個矩形連接桿,四個所述矩形連接桿遠離第二支撐圓環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圓環,所述固定圓環的頂端設置有第一固定環,所述第一固定環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圓形連接桿,所述圓形連接桿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固定圓柱,所述固定圓柱的外壁底部設置有轉動螺帽,所述圓形連接桿的外壁頂部開設有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的槽壁一側卡接有第一環形夾板,所述第一環形夾板的背面一側轉動連接有軸套,所述軸套的外壁遠離第一環形夾板的一側轉動連接有第二環形夾板,所述第二環形夾板和第一環形夾板的外壁均固定連接有兩個第一鉸接座,四個所述第一鉸接座相背面均轉動連接有支撐桿,四個所述支撐桿遠離第一鉸接座的一端均轉動連接有第二鉸接座,四個所述第二鉸接座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固定底板,所述圓形連接桿的頂端設置有第二固定環,所述第二固定環的頂端固定連接有錐形圓臺,所述錐形圓臺的頂端固定連接有避雷緩沖球,所述避雷緩沖球的頂端中間固定連接有主避雷針,所述避雷緩沖球的頂端四周固定連接有三個副避雷針。
優選的,所述承載圓盤的頂端中間開設有圓形安裝孔,所述固定圓柱的底端通過圓形安裝孔貫穿承載圓盤,所述固定圓柱的外壁底部開設有螺紋凹槽,所述固定圓柱的外壁底部通過螺紋凹槽與轉動螺帽的內壁螺紋連接。
優選的,所述固定圓環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第一限位滑塊,所述圓形連接桿的外壁底部均勻開設有四個限位滑槽,四個所述第一限位滑塊分別滑動連接在四個限位滑槽內。
優選的,所述固定圓環的頂端四周等間距開設有四個第一螺紋凹槽,所述第一固定環的頂端四周等間距螺紋連接有四個第一連接螺栓,所述第一固定環的底端通過第一連接螺栓與固定圓環的頂端固定連接,且四個所述第一連接螺栓的外壁底部分別與四個第一螺紋凹槽的槽壁螺紋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二支撐圓環的頂端四周開設有多個第二螺紋凹槽,四個所述固定底板的頂端均螺紋連接有多個第二連接螺栓,四個所述固定底板的底端通過多個第二連接螺栓與第二支撐圓環的頂端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二連接螺栓的外壁與多個第二螺紋凹槽的槽壁螺紋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未經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1380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