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球團雜物篩的電動耙料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09697.7 | 申請日: | 2020-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442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1 |
| 發明(設計)人: | 陽篤松;劉青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冷水江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74 | 分類號: | B65G47/74;B65G47/82;B65G43/08 |
| 代理公司: | 長沙知行亦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40 | 代理人: | 嚴理佳 |
| 地址: | 412000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雜物 電動 耙料機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球團雜物篩的電動耙料機。所述電動耙料機包括支承部件、動力部件、傳動部件、執行部件以及控制部件。所述支承部件包括支架、軸承座與導軌。所述動力部件包括電機以及減速機。所述傳動部件包括傳動絲桿和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和所述傳動絲桿配合將旋轉運動變成直線運動。所述執行部件包括行走架以及耙桿。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導向套以及行程開關。所述導向套連接所述固定螺母與行走架。所述行程開關控制所述執行部件的行程。通過這樣的安裝方式將動力部件的旋轉運動轉化為執行部件的往復直線運動,使得結構緊湊,傳動效率更高。實現了高度的自動化,解決了人工耙料高成本,低效率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球團雜物篩的電動耙料機。
背景技術
球團雜物篩是機械設備領域中常見的一種設備,在金屬冶煉的機械設備中球團精礦粉通過雜物篩篩分,將小于一定尺寸的精礦粉作為篩下物進入下一流程加工成球團礦。但由于雜物篩光滑的圓輥磨擦力很小,常常有一部分大于所述尺寸的塊狀球團精礦粉,不能被圓輥帶出篩到雜物倉中,各圓輥間就填滿了大于該尺寸的塊狀球團精礦粉,從而造成堵塞,尤其在下雨天,堵塞會更加嚴重。而球團精粉直接進入雜物倉,整個生產就會因沒有精礦粉而停止生產。現有的清理球團雜物篩的方式是人工守著雜物篩清理雜物,人工清理雜物的勞動強度大,生產成本高且存在清理不及時的情況,很難長時間保證生產的正常運行。
因此,亟需提供一種新的用于球團雜物篩的電動耙料機,以解決上述勞動強度大、生產成本高、以及清理不及時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球團雜物篩的電動耙料機,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人工清理球團雜物篩時,勞動強度大、生產成本高、以及清理不及時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球團雜物篩的電動耙料機,包括:支承部件、動力部件、傳動部件、執行部件以及控制部件;其中,
所述支承部件包括與雜物篩連接的支架、軸承座與導軌,所述導軌的個數為兩個,且兩個所述導軌相互平行地通過所述軸承座水平的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動力部件包括電機以及減速機;
所述傳動部件包括傳動絲桿和固定螺母,所述傳動絲桿與所述動力部件的輸出軸連接,所述傳動絲桿安裝在兩個所述導軌中間,所述絲桿與兩個所述導軌平行地設置,所述固定螺母沿所述傳動絲桿直線往復運動;
所述執行部件包括行走架以及耙桿,所述行走架垂直安裝在導軌上,所述耙桿設置于所述行走架的底部且沿豎直方向向下延伸;
所述控制部件包括用于帶動所述執行部件運動并限制其運動方向的導向套以及用于偵測和控制所述執行部件運動行程的行程開關;所述導向套與所述行走架在水平方向通過螺栓垂直連接;所述導向套套在所述固定螺母上,并由所述固定螺母帶動進行往復直線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行走架上設有供所述導軌穿過的通孔,所述導軌支撐所述行走架,使所述傳動絲桿不受所述行走架的壓力。
進一步地,所述電機與所述減速機采用直連式連接,不僅減小了占用空間,而且減小了能量損耗。
進一步地,所述傳動絲桿為梯形絲桿,具有自鎖屬性,不需額外增加自鎖裝置,優化了設計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行程開關為光感應開關,能夠自動感應并控制行程,自動化程度高。
進一步地,所述行程開關的個數為兩個,兩個所述行程開關位置可調地安裝于所述支架的兩側,且位于所述傳動絲桿兩端的上方,使得耙桿能夠及時耙料,保障了生產的正常運行。
進一步地,所述耙桿自由端為正立三角形小了對行走架的阻力,同時也便于耙出雜物。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冷水江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冷水江鋼鐵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0969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