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斷面隧道雙側壁導坑法向CD法轉換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09304.2 | 申請日: | 2020-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237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暢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高速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科技研發中心;山東高速工程檢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9/00 | 分類號: | E21D9/00;E21D11/18 |
| 代理公司: | 濟南格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306 | 代理人: | 韓洪淼 |
| 地址: | 250002 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二環東路***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斷面 隧道 側壁 導坑 cd 轉換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大斷面隧道雙側壁導坑法向CD法轉換的施工方法,第一步:將隧道掌子面施工至工法轉換斷面;第二步:將現有1部繼續向前施工10榀拱架;第三步:將5部、6部靠近1部的左半幅開挖支護,向前施工10榀拱架;第四步:對2部及7部左半幅進行開挖支護并將中隔壁落底,向前施工10榀拱架;第六步:對3部及5部、6部右半幅進行開挖支護,向前施工10榀拱架;第七步:對4部及7部右半幅進行開挖支護,施工10榀拱架;第八步:拆除臨時仰拱,工法轉換完成。本發明采用分部拆除雙側壁的方式實現雙側壁導坑法向CD法的過渡,在掌子面不停工的情況下實現大斷面隧道雙側壁導坑法向CD法的過渡,保障了施工安全和施工進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大斷面隧道雙側壁導坑法向CD法轉換的施工方法,屬于大斷面隧道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大斷面隧道施工中,為保障隧道施工安全,不同級別圍巖往往需采取不同的開挖工法,而不同工法施工時的轉換一直是困擾施工方的一項難題。以雙側壁導坑法向CD法轉換為例,為保證掌子面附近具有足夠空間安放CD法開挖臺車,轉換時需將掌子面停工然后一次性將大面積的雙側壁進行拆除。尚未完全穩定的圍巖失去雙側壁的支撐,極易導致支護結構失穩進而有導致隧道塌方的風險,同時,掌子面停工也將影響施工進度。因此,需要提出一種新型的工法轉換技術以保障工法轉換期間的施工安全及施工進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大斷面隧道雙側壁導坑法向CD法轉換的施工方法,本發明采用分部拆除雙側壁的方式實現雙側壁導坑法向CD法的過渡,且在掌子面不停工的情況下實現大斷面隧道雙側壁導坑法向CD法的過渡,保障了施工安全和施工進度。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大斷面隧道雙側壁導坑法向CD法轉換的施工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將隧道掌子面按照雙側壁導坑法施工至工法轉換斷面;
第二步:將現有1部按照雙側壁導坑法施工方式繼續向前施工10榀拱架;
第三步:將5部、6部靠近1部的左半幅圍巖開挖,施工初期支護鋼拱架、CD法上導坑中隔壁,并將1部按照雙側壁導坑法施工的臨時仰拱接長至中隔壁,同時拆除1部按照雙側壁導坑法施工的臨時豎向支撐,如此向前施工10榀拱架與1部施工至同一斷面;
第四步:將2部及7部左半幅進行開挖,施作初期支護并將中隔壁落底,繼續向前施工10榀拱架與1部施工至同一斷面;
第五步:對3部及5部、6部右半幅進行開挖,施作初期支護并設置臨時仰拱,如此施工10榀拱架與1部施工至同一斷面;
第六步:將4部及7部右半幅進行開挖,施作初期支護,不再支設豎向臨時支撐,如此向前施工10榀拱架與1部施工至同一斷面;
第七步:拆除臨時仰拱,工法轉換完成;
至此,所有施工分部在施工進入工法轉換斷面10榀拱架后,工法由雙側壁導坑法完全轉化為CD法施工。
進一步的,所述雙側壁導坑法,步驟如下;
第一步:開挖1部,并施做1部初期支護、臨時仰拱、臨時側壁;
第二步:開挖2部,并施做2部初期支護、施做臨時側壁與1部臨時側壁相接;
第三步:開挖3部,并施做3部初期支護、臨時仰拱、臨時側壁;
第四步:開挖4部,并施做4部初期支護、施做臨時側壁與3部臨時側壁相接;
第五步:開挖5部,并施做5部初期支護;
第六步:開挖6部;
第七步:開挖7部,并施做7部初期支護。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高速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科技研發中心;山東高速工程檢測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高速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科技研發中心;山東高速工程檢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0930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