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極片輥壓除皺的處理裝置及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07598.5 | 申請日: | 2020-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7639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丁亞男;馬毅;范文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0B3/00 | 分類號: | B30B3/00;B30B15/00;H01M4/04;H01M4/139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旭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宋會然 |
| 地址: | 2132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極片輥壓 處理 裝置 方法 | ||
1.一種極片輥壓除皺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極片(1)因涂布而具有涂覆區和極耳區,所述極片(1)的所述涂覆區的厚度大于所述極耳區,而使進行所述極片(1)輥壓的輥壓裝置僅形成對所述涂覆區的輥壓,且沿所述極片(1)行進方向,于所述輥壓裝置的上游設有所述處理裝置,所述處理裝置可沿所述極片(1)的行進方向延展所述極片(1),且所述處理裝置被配置為使得所述極片(1)的所述極耳區的延展量大于所述涂覆區的延展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極片輥壓除皺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裝置包括沿著極片(1)行進方向間距布置的第一過輥單元和第二過輥單元,所述第一過輥單元和所述第二過輥單元均可夾持以帶動所述極片(1)行進,其中,所述第二過輥單元的轉速大于所述第一過輥單元,而構成對所述極片(1)的延展,且所述第一過輥單元和所述第二過輥單元被配置為使所述極耳區的延展量大于所述涂覆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極片輥壓除皺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過輥單元和所述第二過輥單元均具有被驅使轉動的主動輥(2),以及配合設置的從動輥(4),且對應于所述極耳區,于所述主動輥(2)上纏繞有以增加徑向厚度的增厚層。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極片輥壓除皺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過輥單元和所述第二過輥單元均包括機架(5),所述主動輥(2)轉動設于所述機架(5)上,并于所述機架(5)上設有與所述主動輥(2)傳動相連的電機(3),所述從動輥(4)通過承裝部設于所述機架(5)上,并可在所述承裝部的帶動下靠近或遠離所述主動輥(2)。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極片輥壓除皺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裝部采用設于所述機架(5)上的氣缸(6),所述從動輥(4)轉動設于所述氣缸(6)的氣缸桿上。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極片輥壓除皺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輥(2)與所述從動輥(4)均采用膠輥,且所述膠輥采用EPDM或聚氨酯制備,且所述膠輥的直徑在7.62-25.4cm。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極片輥壓除皺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厚層采用鐵氟龍膠帶。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極片輥壓除皺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過輥單元的轉速V1,所述第二過輥單元的轉速V2,所述主動輥(2)的半徑R,以及所述增厚層的厚度k滿足:V2/V1=RΔ/k,其中,Δ為所述極片(1)經所述輥壓裝置輥壓后,所述涂覆區的延展率。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極片輥壓除皺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極片(1)行進方向,于所述輥壓裝置的下游設有所述處理裝置。
10.一種極片輥壓除皺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極片(1)因涂布而具有涂覆區和極耳區,所述極片(1)的所述涂覆區的厚度大于所述極耳區,而使進行所述極片(1)輥壓的輥壓裝置僅形成對所述涂覆區的輥壓,且所述處理方法包括至少于所述輥壓裝置的上游,沿所述極片(1)的行進方向延展所述極片(1),并使所述極片(1)的所述極耳區的延展量大于所述涂覆區的延展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0759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