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異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設備及異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06319.3 | 申請日: | 2020-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436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8 |
| 發明(設計)人: | 梁宸;喬立華;李艷春;鮑晗;張宇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1/04 | 分類號: | B28B1/04;B28B3/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異形 混凝土 表面 成型 設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異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設備及異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方法,該設備包括:支承架;行走機構,包括兩行走輪和連接于兩所述行走輪的輪軸,所述輪軸連接于所述支承架的尾端;設置于所述支承架的相對兩側的兩導軌,所述導軌的頂部的形狀與異形混凝土構件的上表面的形狀相適配,兩所述導軌的頂部一一對應地支撐于所述行走輪;滾壓輥軸,可轉動地套設于所述輪軸,所述滾壓輥軸與所述輪軸同軸設置;提漿板,安裝于所述支承架的下部,所述提漿板上安裝有振動器;以及牽引件,所述牽引件可升降地安裝于所述支承架的前端。本發明解決了異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施工耗費人工多且成型質量差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異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設備及異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方法。
背景技術
異形混凝土上表面施工過程中,由于成型要求高,人工抹壓無法達到要求,目前只能采用預制鋼模方法施工。由于混凝土澆筑為自下而上澆筑,鋼模施工存在頂部易有氣泡、不能保證成型飽滿度等效果,為提高成型質量,往往在鋼模頂部留設通氣孔、澆筑孔,在澆筑后只能二次人工收面,仍然無法保證收面質量。此外,由于異形混凝土規格不統一,鋼模只能定尺單獨加工,無法周轉,造成加工周期延長和材料浪費。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缺陷,現提供一種異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設備及異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方法,以解決異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施工耗費人工多且成型質量差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提供一種異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設備,包括:
支承架;
行走機構,包括兩行走輪和連接于兩所述行走輪的輪軸,所述輪軸連接于所述支承架的尾端;
設置于所述支承架的相對兩側的兩導軌,所述導軌的頂部的形狀與異形混凝土構件的上表面的形狀相適配,兩所述導軌的頂部一一對應地支撐于所述行走輪;
滾壓輥軸,可轉動地套設于所述輪軸,所述滾壓輥軸與所述輪軸同軸設置;
提漿板,安裝于所述支承架的下部,所述提漿板上安裝有振動器;以及
牽引件,所述牽引件可升降地安裝于所述支承架的前端。
進一步的,所述行走輪的圓周面形成有限位凹槽,所述導軌的頂部嵌設于所述限位凹槽中。
進一步的,所述支承架的尾端的相對兩側分別連接有套管,所述輪軸的兩端分別可轉動地插設于所述套管中。
進一步的,所述提漿板可升降地安裝于所述支承架的下部。
進一步的,所述支承架的中部向下延伸形成兩第一導向桿,所述提漿板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可活動地套設于所述第一導向桿,所述第一導向桿的底端連接有用于防止所述套筒滑脫所述第一導向桿的卡擋板。
進一步的,牽引件包括:
連接桿,所述連接桿具有第一端和用于連接牽引機的第二端;以及
第二導向桿,連接于所述連接桿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導向桿的遠離所述連接桿的一側開設有豎向的滑槽,所述支承架的前端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滑設于所述滑槽中。
進一步的,所述滑槽的槽口對向延伸形成用于防止所述滑塊滑脫所述滑槽的限位凸楞。
本發明提供一種異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將兩導軌設置于異形混凝土構件的模具的相對兩側;
將行走機構的兩行走輪一一對應地放置于所述導軌上,使得滾壓輥軸和提漿板分別壓抵于所述模具內澆筑的混凝土的上表面;
開啟振動器,使得所述提漿板拍打所述混凝土的上表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0631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鉚釘沖壓裝置
- 下一篇:一種大米加工用清理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