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05991.0 | 申請日: | 2020-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355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谷朋浩;張嵩;劉正道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10K59/12 | 分類號: | H10K59/12;H01L23/66;H10K71/00;H01Q1/22;H01Q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王輝;闞梓瑄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 面板 及其 制作方法 電子設備 | ||
本公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顯示面板、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電子設備。該顯示面板可包括:顯示功能層,具有相對的顯示側和背側;天線功能層,形成在顯示功能層的背側,天線功能層包括至少一個天線結構,天線結構包括第一襯底、位于第一襯底遠離顯示功能層一側的受電線圈以及位于受電線圈遠離第一襯底一側的第一平坦層;磁場吸收層,形成在天線功能層靠近顯示功能層的一側或形成在天線功能層遠離顯示功能層的一側;其中,受電線圈在參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磁場吸收層在參考平面上的正投影內,參考平面為與顯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相垂直的平面。該方案在保證天線性能的同時,還可利于整機設計。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顯示面板、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手機等電子設備存在很多天線設計,其通常集成在后蓋或者主板等位置,但由于線圈較厚且較多,這樣設計容易影響整機厚度和整機空間;此外,電池與后殼拆裝時容易導致天線的接線處出現磨損或者對位不準的問題,最終造成天線信號變差。
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術部分公開的信息僅用于加強對本公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構成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發明內容
本公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電子設備,在保證天線性能的同時,還可利于整機設計。
本公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其包括:
顯示功能層,具有相對的顯示側和背側;
天線功能層,形成在所述顯示功能層的背側,所述天線功能層包括至少一個天線結構,所述天線結構包括第一襯底、位于所述第一襯底遠離所述顯示功能層一側的受電線圈以及位于所述受電線圈遠離所述第一襯底一側的第一平坦層;
磁場吸收層,形成在所述天線功能層靠近所述顯示功能層的一側或形成在所述天線功能層遠離所述顯示功能層的一側;
其中,所述受電線圈在參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磁場吸收層在所述參考平面上的正投影內,所述參考平面為與所述顯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相垂直的平面。
在本公開的一種示例性實施例中,
所述第一襯底包括有機絕緣層和位于所述有機絕緣層遠離所述顯示功能層一側的第一無機絕緣層;
所述天線結構還包括第二無機絕緣層和連接引線;所述第二無機絕緣層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層與所述受電線圈之間;所述連接引線位于所述第二無機絕緣層與所述第一平坦層之間;且所述連接引線的一端通過貫穿所述第二無機絕緣層的過孔與所述受電線圈的端部連接,所述連接引線的另一端能夠與柔性電路板連接。
在本公開的一種示例性實施例中,
所述受電線圈呈平面螺旋狀,所述受電線圈的內端與所述連接引線連接。
在本公開的一種示例性實施例中,
所述受電線圈的線寬小于等于5mm,且所述受電線圈中相鄰兩匝之間的間距為0.1mm至1mm。
在本公開的一種示例性實施例中,
所述有機絕緣層的厚度為10μm至50μm;
所述第一無機絕緣層和所述第二無機絕緣層的厚度小于等于2μm;
所述受電線圈和所述連接引線的厚度小于等于1μm;
所述第一平坦層的厚度小于等于5μm。
在本公開的一種示例性實施例中,
所述受電線圈的材料包括銅、銀、石墨烯;且所述磁場吸收層包括鐵氧體膜層或非晶膜層。
在本公開的一種示例性實施例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0599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