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紅薯生產γ-氨基丁酸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05407.1 | 申請日: | 2020-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012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江世文;王紅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都興隆農業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P39/00 | 分類號: | C12P39/00;C12P13/00;C12R1/01 |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誠化育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劉英 |
| 地址: | 444118 湖北省宜昌市當陽***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紅薯 生產 氨基 丁酸 方法 | ||
1.一種利用紅薯生產γ-氨基丁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新鮮紅薯進行初加工提取濕紅薯粉;
(2)在濕紅薯粉中加入相當于紅薯粉重量0.5%~1.5%的α-淀粉酶,加熱到35~45℃,糊化45~90分鐘,用碳酸鉀中和至pH為4.0~5.5,得到紅薯稀漿糖液;
(3)在紅薯稀漿糖液中加入培養基組分,各組分以干物質計按如下質量百分比:紅薯稀漿糖液2.0%~8.0%、酵母生產廢液0.2%~5.0%、磷酸二氫鉀0.1%~0.5%、七水硫酸鎂0.05%~0.4%、檸檬酸銨0.05%~0.4%、氯化鈉0.01%~0.05%、乙酸銨0.01%~0.05%、硫酸亞鐵0.001%~0.006%、硫酸錳0.001%~0.009%、磷酸吡哆醛0.001%~0.008%、椰子油油酸消沫劑0.05%~0.2%、吐溫80為0.02%~0.25%,余量為去離子水,混合均勻,調節pH至6.0~6.8,得到發酵培養基;
(4)接種乳酸乳球菌,在30~45℃下發酵培養48~120小時;
(5)過濾去渣脫色,濾液經提純濃縮干燥,制得γ-氨基丁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紅薯生產γ-氨基丁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步將新鮮紅薯進行初加工依次經過以下工序:清洗、破碎、磨漿、攪拌、過濾、除沙、收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紅薯生產γ-氨基丁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步在濕紅薯粉中加入的α-淀粉酶相當于紅薯粉重量的1.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紅薯生產γ-氨基丁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步加熱的溫度為40~42℃,糊化時間為60分鐘。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紅薯生產γ-氨基丁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步用碳酸鉀中和至pH為4.6~4.8。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紅薯生產γ-氨基丁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步各組分以干物質計質量百分比為:紅薯稀漿糖液3.5%、酵母生產廢液2.0%、磷酸二氫鉀0.25%、七水硫酸鎂0.2%、檸檬酸銨0.15%、氯化鈉0.03%、乙酸銨0.03%、硫酸亞鐵0.002%、硫酸錳0.002%、磷酸吡哆醛0.002%、椰子油油酸消沫劑0.15%、吐溫80為0.1%,余量為去離子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紅薯生產γ-氨基丁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步調節pH至6.3。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紅薯生產γ-氨基丁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4)步發酵培養過程為:在35~36℃下發酵培養72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都興隆農業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湖北都興隆農業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0540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