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塊石填方地基動力觸探試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04334.4 | 申請日: | 2020-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271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28 |
| 發明(設計)人: | 沈志平;劉慧;付君宜;孫秀東;劉歡;余永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正業工程技術投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4 | 分類號: | G01N3/34;E02D1/02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胡緒東 |
| 地址: | 550005 ***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塊 填方 地基 動力 試驗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塊石填方地基動力觸探試驗方法包括:步驟一,建立新型動力觸探錘擊數與超重型動力觸探錘擊數間的函數關系;步驟二,對需要檢測地基進行新型動力觸探試驗和顆粒分析試驗;步驟三,通過步驟一中的函數關系,換算出超重型動力觸探錘擊數;步驟四,根據已有經驗資料,得到地基力學指標。本發明通過建立新型動力觸探錘擊數與超重型動力觸探錘擊數間的函數關系,將試驗時新型動力觸探錘擊數轉化為超重型動力觸探錘擊數,使用新型動力觸探進行檢測解決了超重型動力觸探在遇到大塊石時,貫入困難、效率低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大塊石填方地基動力觸探試驗方法,屬于大塊石填方地基動力觸探試驗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我國西部地區山地分布廣泛,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城市化的不斷推進,“開山造地”成為了我國西部山區獲得平整土地的重要手段。針對西部山區,在開挖過程中,會形成大量大塊石,就地取材使用大塊石作為填方工程填料經濟便捷。在填筑完成后,土樣的工程性質決定了地基基礎的穩定性,常規的圓錐動力觸探試驗可根據探頭貫入擊數、貫入度或動貫阻力判別土層的變化,評價土的工程性質,但在遇到大塊石時,由于大塊石強度和剛度都很大,常規的圓錐動力觸探,落錘質量小,落錘能量不足,貫入困難,無法得到試驗數據。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大塊石填方地基動力觸探試驗方法,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大塊石填方地基動力觸探試驗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超重型動力觸探設備基礎上,將錘重、落距和探桿直徑增大形成新型動力觸探設備;
步驟二、通過試驗分別建立粉砂、細砂、中砂、粗砂、礫砂、圓(角)礫、卵(碎)石條件下的新型動力觸探錘擊數和超重型動力觸探錘擊數間的統計學函數關系:
N120=aN240+b;
式中,N240為新型動力觸探錘擊數;
N120為新型動力觸探錘擊數;
a,b為隨土樣平均粒徑變化的計算參數;
步驟三、分析粉砂、細砂、中砂、粗砂、礫砂、圓(角)礫、卵(碎)石條件下的新型動力觸探錘擊數和超重型動力觸探錘擊數間的統計學函數關系中參數a和b與土樣平均粒徑d50間的關系,建立參數a和b與土樣平均粒徑d50間的函數關系:
a=f(d50)
b=g(d50);
步驟四、進行新型動力觸探試驗,得到試驗點土層新型動力觸探錘擊數N240,并對試驗點土樣進行顆粒分析試驗,得到試驗點平均粒徑d1,將試驗點平均粒徑d1代入步驟三中的參數a和b與土樣平均粒徑d50間的函數關系得到該土樣條件下參數a=f(d1)和參數b=g(d1),將參數a和b代入步驟二中,得到該土樣條件下新型動力觸探錘擊數和超重型動力觸探錘擊數間的關系函數
N120=f(d1)N240+g(d1);
步驟五、將步驟四中試驗點土層新型動力觸探錘擊數N240代入步驟四中該土樣條件下新型動力觸探錘擊數和超重型動力觸探錘擊數間的關系函數N120=f(d1)N240+g(d1),得到換算的超重型動力觸探錘擊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正業工程技術投資有限公司,未經貴州正業工程技術投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0433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