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空纖維膜絲抗壓扁性能評估裝置及評估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03778.6 | 申請日: | 2020-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8199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泉學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艾科濾膜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12 | 分類號: | G01N3/12;G01N3/06;B01D65/10 |
| 代理公司: | 武漢紅觀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陳凱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空 纖維 抗壓 性能 評估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中空纖維膜絲抗壓扁性能評估裝置及評估方法,評估裝置包括封頭、端蓋、筒體、密封頭和壓力傳感器,筒體的兩端均緊固安裝有端蓋,端蓋遠離筒體的一端緊固安裝有封頭,所述端蓋上陣列開設有若干通孔,通孔連通封頭和筒體,所述所述密封頭嵌入在通孔內,所述密封頭沿長度方向設有出水孔,待測中空纖維膜絲的兩端分別嵌入安裝在位于筒體兩端的密封頭的出水孔內,所述筒體上開設有進水口,其中一個封頭上開設有出水口,設有出水口的封頭內的密封頭出水孔內安裝有壓力傳感器,安裝有壓力傳感器的密封頭端部位于出水口外側,評估方法采用逐步增壓的方式進行壓力檢測評估,從而替代人工評估,提高評估的準確性和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空纖維膜性能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中空纖維膜絲抗壓扁性能評估裝置及評估方法。
背景技術
中空纖維超濾膜和微濾膜已經廣泛應用于各種水處理領域,按照運行的方式,分為內壓運行和外壓運行。目前中空纖維超濾膜和微濾膜的國產化程度非常高,但是產品的質量也良莠不齊,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的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為規范行業的發展和保證產品的質量提供了技術上的約束,然而遺憾的是,現有的標準中并沒有針對中空纖維膜絲的抗壓扁性能作出要求和評價方法。
然而膜組件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中空纖維膜絲的抗壓扁性能是個非常重要的參數,直接關系到產水量的大小以及出水水質和膜組件的使用壽命,中空纖維膜絲的結構強度由其自身材料和微觀結構決定,在水壓的作用下,膜絲可能會因為壓力而產生形變,圓柱形的腔體受壓后腔體壓縮,進而導致膜絲水處理的能力下降,有些嚴重的甚至會直接產生膜絲的破裂,導致膜組件無法正常使用。
因此亟需一種針對中空纖維膜絲抗壓扁性能的評估裝置和評估方法。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能夠正對中空纖維膜絲抗壓扁性能進行評估的裝置和該裝置的評估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中空纖維膜絲抗壓扁性能評估裝置,包括待測中空纖維膜絲、封頭、端蓋、筒體、密封頭和壓力傳感器,筒體的兩端均緊固安裝有端蓋,端蓋遠離筒體的一端緊固安裝有封頭,所述端蓋上陣列開設有若干通孔,通孔連通封頭和筒體,所述所述密封頭嵌入在通孔內,所述密封頭沿長度方向設有出水孔,待測中空纖維膜絲的兩端分別嵌入安裝在位于筒體兩端的密封頭的出水孔內,所述筒體上開設有進水口,其中一個封頭上開設有出水口,設有出水口的封頭內的密封頭出水孔內安裝有壓力傳感器,安裝有壓力傳感器的密封頭端部位于出水口外側。
在以上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優選的,所述密封頭包括管體,所述管體嵌入安裝在通孔內,管體為變徑結構,管體的一端外側直徑小于通孔直徑,管體另一端外側直徑大于通孔直徑,且較大直徑的一端位于筒體內側。
在以上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優選的,所述密封頭還包括瓣膜,所述管體的一端開口處沿周向陣列安裝有至少兩片瓣膜,瓣膜靠近管體的一端側面與相鄰的瓣膜相互密合。
在以上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優選的,所有瓣膜向管體軸線方向聚攏時形成兩端開口的密封腔體結構。
更進一步優選的,還包括密封堵頭,所述密封堵頭選擇性嵌入安裝在出水孔內。
在以上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優選的,還包括流量傳感器,所述流量傳感器安裝在進水口內。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中空纖維膜絲抗壓扁性能評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待檢測數量的待測中空纖維膜絲的兩端分別嵌入安裝在兩端的端蓋上的密封頭內,并將未安裝待測中空纖維膜絲的密封頭從筒體的一端用密封堵頭進行封堵;
步驟二、將封頭和筒體都安裝好,并對安裝位置采取密封處理,然后用氣體從筒體的進水口進氣,進行密封測試和密封頭壓緊處理,至出水口處無明顯氣體排出時停止進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艾科濾膜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武漢艾科濾膜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0377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