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物循環型底質改良解毒制劑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02567.0 | 申請日: | 2020-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2434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綠水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4 | 分類號: | C02F3/34;C02F11/02;C02F11/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匯誠永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朱曉林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無錫市新區***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 循環 底質 改良 解毒 制劑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物循環型底質改良解毒制劑及制備方法,該解毒制劑的質量配比如下:混合菌增氧顆粒20?65份,有機酸解毒顆粒40?85份,并限定了制備方法。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改良劑的缺陷,集快速直達水體底部、作用迅速、效果顯著、安全無殘留、不增加新的污染等特點于一體,使用量小,活性高、使用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物循環型底質改良解毒制劑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底質是養殖環境中的物質庫,大量未經利用的殘餌、動物的代謝產物、浮游動植物的尸體以及水體中的各類不溶物質,均可沉降于底質中,一旦遇水體上下對流,又可懸浮于水體,造成水體的二次污染。底質部分處于還原性狀態,溶氧低,生物分解不徹底,導致硫化氫、氨氮等有害物質積聚,因此,養殖水環境質量從根本上來說是由底質環境狀況決定的。底質改良劑在水產養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水產養殖上應用的底質改良劑多為單一功能的改良劑,如吸附類底質改良劑、氧化類底質改良劑、表面活性除菌類底質改良劑,主要通過物理化學作用來改良底質環境。吸附類底質改良劑主要由沸石粉、膨潤土等組成,通過物質表面吸附將底質中有害成分固定于改良劑上,降低了水體中有害物質的含量,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處理方式;氧化類底質改良劑主要由過一硫酸氫鉀、高鐵酸鉀等強氧化劑構成,可快速氧化池底的有機物,減少耗氧量,效果良好,是近年來行業中主流的底改產品;表面活性除菌類底質改良劑以四羥甲基硫酸磷為主,通過殺滅底質中的還原細菌減少硫化氫等有害成分,可去除底質臭味,效果也比較顯著。雖然這些底質改良劑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其在研制上未考慮底質改良劑使用后可能對環境的影響。如過一硫酸氫鉀和四羥甲基硫酸磷使用后存在硫酸鹽和磷酸鹽的累積、原土著微生物降低等現象,可造成水體硫化氫含量的增加和刺激水體藻類的生長等后果。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生物循環型底質改良解毒制劑,解決了現有改良劑的缺陷,集快速直達水體底部、作用迅速、效果顯著、安全無殘留、不增加新的污染等特點于一體,使用量小,活性高、使用方便。
為實現以上技術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生物循環型底質改良解毒制劑,其質量配比如下:混合菌增氧顆粒20-65份,有機酸解毒顆粒40-85份。
所述混合菌增氧顆粒,質量配比如下:芽孢桿菌粉5-25份,光合細菌粉5-32份,乳酸菌粉2-30份,椰油基羧酸鉀1-25份;將上述原料混合均勻后制粒即得混合菌增氧顆粒。
進一步的,所述芽孢桿菌粉的活菌含量為100億個/g;所述光合細菌粉的活菌含量為50億個/g;所述乳酸菌粉的活菌含量為50億個/g。
所述有機酸解毒顆粒,質量配比如下:檸檬酸5-30份;酒石酸5-25份;黃腐酸鉀30-65份;將上述原料混合均勻后制粒即得有機酸解毒顆粒。
進一步的,所述檸檬酸為一水檸檬酸,含量≥99%;所述酒石酸為DL-酒石酸,含量≥99%;所述黃腐酸鉀含量≥99%。
所述生物改良解毒制劑的制備方法:將混合菌增氧顆粒和有機酸解毒顆粒在常溫下混合均勻,即得生物循環型底質改良解毒制劑。
進一步的,所述混合菌增氧顆粒的制備方法,取芽孢桿菌粉5-25份,光合細菌粉5-32份,乳酸菌粉2-30份,椰油基羧酸鉀1-25份,將上述四種物質混合均勻后采用圓盤制粒機制粒即得混合菌增氧顆粒。
進一步的,所述有機酸解毒顆粒的制備方法,取檸檬酸5-30份,酒石酸5-25份,黃腐酸鉀30-65份,將上述三種物質混合均勻后采用圓盤制粒機制粒即得有機酸解毒顆粒。
本發明各組分的作用原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綠水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無錫綠水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0256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