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超分子主客識別技術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00136.0 | 申請日: | 2020-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305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04 |
| 發明(設計)人: | 嚴凱;牛志娟;張曼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327 | 分類號: | G01N27/3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沈闖 |
| 地址: | 510275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分子 主客 識別 技術 電化學 生物 傳感器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基于超分子主客識別技術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在檢測小分子物質中的應用;所述小分子物質選自百草枯、啶蟲脒、異丙隆或堿性孔雀石綠中的一種,所述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包括:修飾化納米粒子和ZIF-8金屬有機骨架;
所述修飾化納米粒子與所述ZIF-8金屬有機骨架相復合;所述修飾化納米粒子為4-磺酰杯[4]芳烴pSC4包覆在金屬納米粒子的外周;
所述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鋅源、二甲基咪唑和溶劑混合,得到ZIF-8溶液;
步驟2、將修飾化納米粒子溶液與所述ZIF-8溶液混合,離心后得到的沉淀為基于超分子主客識別技術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其中,所述修飾化納米粒子溶液為4-磺酰杯[4]芳烴pSC4和金屬納米粒子的復合物溶液;
其中所述修飾化納米粒子溶液與所述ZIF-8溶液的投料比為(2~10):44;
所述應用的檢測包括:
S1、將玻碳電極浸泡在pSC4-AuNPs@ZIF-8溶液中,使得pSC4-AuNPs@ZIF-8附著在玻碳電極的表面;
S2、將PQ滴加到附著有上述的pSC4-AuNPs@ZIF-8的玻碳電極表面上處理10~50min,得到PQ處理后的玻碳電極;
S3、將上述PQ處理后的玻碳電極放入電解液中進行三電極系統的電化學阻抗變化測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分子主客識別技術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在檢測小分子物質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納米粒子選自納米金、納米銀、金納米棒、金納米團簇、銀納米棒和銀金納米團簇中的一種或多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分子主客識別技術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在檢測小分子物質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鋅源選自Zn(OH)2或Zn(NO3)2·6H2O、ZnCl2和ZnSO4中的一種或多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分子主客識別技術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在檢測小分子物質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劑為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分子主客識別技術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在檢測小分子物質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修飾化納米粒子溶液的制備方法包括:將去離子水、HAuCl4溶液、pSC4溶液混合得混合液,然后將NaBH4溶液與所述混合液混合,制得修飾化納米粒子溶液。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分子主客識別技術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在檢測小分子物質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步驟2之后還包括提純處理,所述提純處理包括:對所述基于超分子主客識別技術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再進行復溶后離心,重復1~3次,得到基于超分子主客識別技術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學,未經中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0013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