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裝配柵格網的斜坡式生態海堤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98313.6 | 申請日: | 2020-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635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6 |
| 發明(設計)人: | 黃顯峰;鮮于虎成;王肖鑫;李興田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B3/06 | 分類號: | E02B3/06;E02B3/12;E01C11/22;E03F3/02;E03F3/04;A01G24/46;A01G9/029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趙華 |
| 地址: | 2111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配 柵格 斜坡 生態 海堤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種裝配柵格網的斜坡式生態海堤結構,其由臨海側向內陸方向依次包括堤腳(3)、堤面(1)和路面12),其特征在于:
其還包括防浪墻(2)、三角柵格網和土工網墊(6),所述堤面(1)從下往上依次包括堤面(1)下方基礎、土工網墊(6)和三角柵格網;
所述防浪墻(2)設置于路面(12)與堤面(1)的交界處,其包括弧形面板(24)、底板(25)和復數個進水孔(26),所述弧形面板(24)設置于底板(25)上方的臨海側并固定,所述路面(12)鋪設在底板(25)上,并于弧形面板(24)的內陸側設置沿路面(12)走向的排水槽(11),所述進水孔(26)貫穿弧形面板(24)且貼近底板(25)設置并與排水槽(11)連通;
所述三角柵格網設置于堤面(1)的上方的防浪墻(2)與堤腳(3)之間,其包括空心管(4)、套筒(5)和管樁(56),所述空心管(4)通過套筒(5)拼接形成復數個三角形柵格單元,所述三角形柵格單元再通過所述套筒(5)順次連接向堤腳(3)方向排布;
所述空心管(4)兩端各設有一連接榫頭(44),所述空心管(4)分為Ⅰ型空心管(41)和Ⅱ型空心管(42),所述Ⅰ型空心管(41)設于三角形柵格單元的兩邊,所述Ⅱ型空心管(42)設于三角形柵格單元的底邊;
所述套筒(5)分為Ⅰ型套筒(51)、Ⅱ型套筒(511)與Ⅲ型套筒(512),所述Ⅰ型套筒(51)為正六邊形結構,其每邊各設有一個管道孔(531),所述管道孔(531)內部通道相互貫通,并各外焊接一個與所述空心管(4)的連接榫頭(44)匹配的對接榫頭(53),所述Ⅰ型套筒(51)的中心處設有與管樁(56)配合的樁孔(55),所述樁孔(55)上下貫通Ⅰ型套筒(51),所述管樁(56)從Ⅰ型套筒(51)的樁孔(55)打入堤面(1)下方基礎;
所述Ⅱ型套筒(511)的形狀為正六邊形結構的二分之一,包括完整的兩邊和一最長邊,其完整的兩邊及最長邊上各設有一個管道孔(531),所述管道孔(531)內部通道相互貫通,其完整的兩邊的管道孔(531)各外焊接一個與所述空心管(4)的連接榫頭(44)匹配的對接榫頭(53),其最長邊上的管道孔(531)與防浪墻(2)的進水孔(26)連接;
所述Ⅲ型套筒(512)的形狀為正六邊形結構的二分之一,包括完整的兩邊和一最長邊,其完整的兩邊各設有一個管道孔(531),并各外焊接一個與所述空心管(4)的連接榫頭(44)匹配的對接榫頭(53),其最長邊處設有橫置的凹槽(532),所述凹槽(532)與外界連通,且與管道孔(531)內部通道均相互貫通;
所述土工網墊(6)也呈復數個連續的三角形,其三邊設置網墊邊框(61),所述網墊邊框(61)被壓于空心管(4)的下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斜坡式生態海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4)的連接榫頭(44)呈延伸出的上半圓形狀,所述空心管(4)的端口設有下半圓形狀的端口橡膠Ⅰ(441),其連接榫頭(44)的端口設有上半圓形狀的端口橡膠Ⅱ(442),所述連接榫頭(44)的上部設有左右對稱的未貫通空心管(4)管壁的固定螺孔(45);
所述套筒(5)的內徑與空心管(4)的內徑一致,所述套筒(5)的管道孔(531)設置下半圓形狀的對接榫頭(53),所述對接榫頭(53)的內壁設置橡膠圈(54),所述橡膠圈(54)呈圓筒狀,緊貼對接榫頭(53)的內壁,所述對接榫頭(53)下部設有左右對稱的定位螺孔(52);
還包括螺釘(47)和弧形連接片(46),所述套筒5)的對接榫頭(53)與空心管(4)的連接榫頭(44)拼接,通過螺釘(47)對齊套筒(5)的定位螺孔(52)和空心管(4)的固定螺孔(45),鉚接弧形連接片(46)固定套筒5)與空心管(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斜坡式生態海堤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水孔Ⅰ421)和水孔Ⅱ(422),所述水孔Ⅰ(421)設置于Ⅰ型空心管(41)的兩端同一側的下側,并與Ⅰ型空心管(41)的內部通道相連通;所述水孔Ⅱ(422)設置于Ⅱ型空心管(42)的中間同一側的下側,并與Ⅱ型空心管(42)的內部通道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海大學,未經河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9831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