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子黑體腔體及二次電子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97833.5 | 申請日: | 2020-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443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科;陳果;柳鵬;姜開利;范守善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32/15 | 分類號: | C01B32/15;C01B32/158;G01N23/225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陳實順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區清***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 體腔 二次電子 探測 裝置 | ||
1.一種二次電子探測裝置,包括一電子黑體腔體以及一二次電子探測元件,所述電子黑體腔體,具有一內表面,一腔室以及一開口,該腔室由所述內表面合圍形成,該開口用于使電子束進入到所述腔室內,所述二次電子探測元件位于所述腔室內,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表面設置有多孔碳材料層,該多孔碳材料層僅包括碳材料且由多個碳材料顆粒組成,該多個碳材料顆粒之間存在納米級或微米級的間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電子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顆粒為碳納米管、碳纖維、碳納米線、碳微米球或碳納米球中的一種或多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電子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碳材料層為碳納米管陣列或者碳納米管網絡結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電子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納米管網絡結構為碳納米管海綿體、碳納米管膜狀結構、碳納米管紙、或者由多個碳納米管線編制或纏繞在一起形成的網絡結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電子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碳材料層的厚度范圍為200微米到600微米。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電子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碳材料層為一超順排碳納米管陣列,該超順排碳納米管陣列的高度為350-600微米。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電子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電子探測元件包括一二次電子探頭和一測試單元,該測試單元通過一導線與所述二次電子探頭電連接。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電子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將電子黑體腔體內表面的多孔碳材料層定義為第一多孔碳材料層,將第一多孔碳材料層中的碳材料顆粒定義為第一碳材料顆粒;所述二次電子探測元件包括一二次電子探頭,該二次電子探頭包括一第二多孔碳材料層,且該第二多孔碳材料層與第一多孔碳材料層絕緣,該第二多孔碳材料層由多個第二碳材料顆粒組成,該多個第二碳材料顆粒之間存在納米級或微米級的間隙。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電子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碳材料顆粒為碳納米管、碳纖維、碳納米線、碳微米球或碳納米球中的一種或多種。
10.如權利要求9中所述的二次電子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多孔碳材料層為碳納米管陣列或者碳納米管網絡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未經清華大學;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9783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