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輛準靜態試驗的加載裝置、試驗方法及試驗數據修正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96187.0 | 申請日: | 2020-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658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9 |
| 發明(設計)人: | 許平;邢杰;趙慧;姚曙光;孫成名;黃啟;徐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17/007 | 分類號: | 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姚瑤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輛 靜態 試驗 加載 裝置 方法 數據 修正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車輛準靜態試驗的加載裝置、試驗方法及試驗數據修正方法,其中,加載裝置包括:承載系統、液壓油缸以及加載控制系統,所述液壓油缸設置于所述承載系統上,并與所述加載控制系統連接;其中,所述承載系統與所述液壓油缸的相對位置可調,具體通過各個元器件之間的開孔配合實現縱向、橫向以及垂向調節,進而適應多種試驗工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車輛測試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車輛準靜態試驗的加載裝置、試驗方法及試驗數據修正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軌道車輛結構安全要求的提高,對軌道車輛車體結構有了更高的設計需求。準靜態壓縮試驗是評估車體結構壓潰吸能特性,研究整車壓潰力傳遞規律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但由于軌道車輛結構形式多樣,不同車型的吸能結構設計方案均有所不同,同時各個國家的車體結構評估標準也有所差異。這使得準靜態壓縮試驗對于不同車體結構,針對不同的評估標準,有著多種多樣的試驗工況要求,主要體現在試驗加載位置和加載方式上的不同。因此,為提高準靜態試驗平臺的廣泛適用性,試驗加載裝置應當能夠實現加載位置的快速調整,控制方式的靈活轉換,以滿足不同準靜態試驗工況的需求。
目前美國相關研究機構使用的軌道車輛準靜態壓縮試驗平臺采用的是一種全尺寸剛性框架加載裝置,最多可進行4個液壓缸同時定點加載。但該裝置過于笨重且成本高昂;液壓缸的位置調節困難,無法滿足不同試驗工況的需求;而且控制4個液壓缸同時加載的難度太大,試驗結果精度不理想。申請號為201820751421.1的專利中記載了一種基于車體強度試驗臺的準靜態壓縮試驗加載裝置。該裝置同樣采用封閉式框架結構,且為2個液壓缸定點加載,但是同樣無法滿足不同加載位置的試驗工況需求。
上述兩種方案均采用框架式加載結構,這使得加載裝置體積大,占地多,并且無法適用于小部件、組件的準靜態壓縮試驗,同時,加載液壓缸的位置固定,難以調整,并不具備多種試驗工況下的適用性。另一方面,為了達到試驗精度的要求,上述裝置都設計了剛度、強度非常高的承載結構,以此確保裝置本身在試驗過程中所產生的形變和位移盡可能小,從而不影響試驗測試結果。這就使得這類裝置的制造成本十分高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準靜態試驗加載裝置的加載液壓缸的位置固定,難以調整,無法適應多種試驗工況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加載液壓缸位置可調的車輛準靜態試驗加載裝置。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車輛準靜態試驗的加載裝置,包括:承載系統、液壓油缸以及加載控制系統,所述液壓油缸設置于所述承載系統上,并與所述加載控制系統連接;
其中,所述承載系統與所述液壓油缸的相對位置可調。
本發明將加載裝置設計成可移動式的,能夠滿足不同試驗工況的需求,攻克了現有加載裝置的難點之一。其中,調節的方向不限于垂向、縱向、橫向的任意組合。
可選地,所述承載系統中設有承載底座和位于所述承載底座兩側的樁基,所述承載底座用于承載液壓油缸;
所述樁基包括樁基底板和樁基肋板,所述樁基肋板和承載底座的兩個側邊上沿著長度方向均設有開孔;
其中,利用所述樁基底板與所述承載底座上開孔的錯位緊固實現縱向位置的調節。
可選地,所述承載系統中設有底板和主承載箱,所述主承載箱位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液壓油缸一端固定在所述主承載箱上,且所述液壓油缸與所述底板之間設有垂向絲桿調節裝置;
所述底板上對應所述主承載箱和所述垂向絲桿調節裝置的邊沿位置設有橫向壓板,所述橫向壓板上沿著橫向設有開孔,所述主承載箱和所述垂向絲桿調節裝置的邊沿嵌入所述橫向壓板與底板的間隙內,且所述邊沿上沿著橫向設有開孔;
其中,利用所述橫向壓板與所述主承載箱、垂向絲桿調節裝置的邊沿上開孔的錯位緊固實現橫向位置的調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961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