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鋰硫電池負極極片、鋰硫電池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96036.5 | 申請日: | 2020-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150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彭燕秋;黃苗;李琦旸;袁中直;劉金成;劉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66 | 分類號: | H01M4/66;H01M10/052;H01M4/36;H01M4/54;H01M4/583;H01M4/62;H01M4/133;H01M4/134;H01M4/1393;H01M4/1395;H01M4/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鞏克棟 |
| 地址: | 516006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池 負極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鋰硫電池負極極片、鋰硫電池及其制備方法,所述負極極片包括集流體設置于所述集流體表面的負極漿料,所述負極漿料包括銀粉以及碳材料。所述鋰硫電池負極極片的制備方法包括:將所述負極漿料涂覆于集流體表面輥壓得到。以所述負極極片制備得到的所述鋰硫電池具有優異的循環性能,質量輕,比能量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鋰硫電池領域,涉及一種鋰硫電池負極極片、鋰硫電池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無人機產業在近年呈現迅猛勢頭,鋰硫電池因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優勢,亟需進一步提高循環性、安全性和可生產性從而滿足無人機對電池續航能力日益提高的需求。
鋰硫電池具有理論能量密度高、原料豐富易得、價格低廉的優點,可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是下一代高比能電池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目前,應用于無人機的鋰硫電池可提高約1倍的續航能力,但仍存在循環性能低、安全性差以及亟待攻克關鍵工程工藝技術等問題。
鋰硫電池的循環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金屬鋰負極。金屬鋰在剝離-沉積過程中易產生鋰枝晶,刺破隔膜導致短路。同時鋰的粉化導致電池容量急劇衰減。
針對鋰負極問題,已有大量研究可在實驗室水平取得良好的效果。其策略,包括:調控電解質組分,原位生成負極SEI膜作為保護層;人工涂覆無機物/聚合物保護層;以及鋰合金技術等手段。但各方法復制到實體電芯中,仍無法切實地解決鋰負極的循環問題。
而從根源上解決金屬鋰問題的方法,便是將鋰金屬替換成非鋰負極。CN108321438 A使用石墨負極,通過滴加金屬鋰粉末預鋰化,實現全石墨鋰硫電池的組建。CN110444734 A則將硅基負極應用到鋰硫電池中,通過在正極加入氮化鋰作為鋰源,來實現無鋰負極鋰硫電池的組裝。盡管這些做法都能有效提高電池的循環,但是,由于石墨與硅氧、硅碳的比容量均不高,為了保證合理的電池設計,負極需引入較大量石墨或硅材料,大大增加了電池的質量,拉低了電池質量比能量水平。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鋰硫電池負極極片、鋰硫電池及其制備方法,所述鋰硫電池具有優異的循環性能,質量輕,比能量高。
為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鋰硫電池負極極片,所述負極極片包括集流體設置于所述集流體表面的負極漿料,所述負極漿料包括銀粉以及碳材料。
本發明中,采用銀/碳混合材料作為負極,借助銀對金屬鋰的親和性,誘導鋰的均勻沉積,緩解枝晶問題,提高電池循環性能。同時該銀/碳混合材料層厚度很薄,可大大降低電池質量,保證電池質量比能量在較高水平。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負極漿料的組成還包括粘結劑以及溶劑。
優選地,所述銀粉、碳材料以及粘結劑的質量比為(10~30):(60~87):(3~10),如11:86:3、12:84:4、15:814:、18:77:5、20:74:6、22:71:7、25:66:9或28:62:10等,并不僅限于所列舉的數值,該數值范圍內其他未列舉的數值同樣適用。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碳材料包括炭黑、乙炔黑或導電石墨中的任意一種或至少兩種的組合。
優選地,所述粘結劑包括聚偏氟乙烯和/或聚四氟乙烯。
優選地,所述溶劑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或環己酮中的任意一種或至少兩種的組合,所述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實例有:N,N-二甲基甲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組合、N-甲基吡咯烷酮和環己酮的組合、環己酮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組合或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和環己酮的組合等。
本發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種上述鋰硫電池負極極片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將所述負極漿料涂覆于集流體表面輥壓得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9603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