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無創血流儲備分數測量裝置和測量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94600.X | 申請日: | 2020-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177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9 |
| 發明(設計)人: | 朱熹;鮑竹青;葉靖;黃文諾;夏巍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熹 |
| 主分類號: | A61B5/026 | 分類號: | A61B5/026;A61B5/029;A61B5/0215 |
| 代理公司: | 合肥左心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52 | 代理人: | 姜玲玲 |
| 地址: | 22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血流 儲備 分數 測量 裝置 測量方法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新型無創血流儲備分數測量裝置和測量方法,包括:安裝塊、連接塊、軸承、第一類支撐柱、第二類支撐柱、采集器和安裝組件,所述安裝塊頂端開有卡槽,所述連接塊頂端開有頂孔,且所述連接塊與所述安裝塊卡合連接;所述連接塊內部開有安裝腔,所述安裝腔內部設有活動板,且所述活動板外端開有第一類螺紋槽。通過安裝塊側面的滑孔可將其安裝在護欄表面,此時將連接塊卡合在安裝塊頂端,卡槽與頂孔之間會相互卡合,進而再擰動螺桿,由于螺桿與第一類螺紋槽螺合連接,此時螺桿會驅動活動板順著安裝腔向外端運動,直至將活動板與安裝塊側面接觸時,活動板外端與安裝塊側面的齒痕槽會相互卡合,從而可將連接塊與安裝塊固定。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一種血流儲備分數測量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無創血流儲備分數測量裝置和測量方法。
背景技術
血流儲備分數指在冠狀動脈存在狹窄病變的情況下,該血管所供心肌區域能獲得的最大血流與同一區域理論上正常情況下所能獲得的最大血流之比,即心肌最大充血狀態下的狹窄遠端冠狀動脈內平均壓與冠狀動脈口部主動脈平均壓的比值。
目前0.80是建議的FFR評估心肌缺血的參考標準,FFR0.75的病變宜行血運重建,FFR0.80的病變為藥物治療的指征;FFR0.75~0.80為“灰區”,術者可綜合患者的臨床情況及血管供血的重要性,決定是否進行血運重建;FFR的理論正常值為“1”,若FFR<0.75的病變均可誘發心肌缺血,而90%以上的FFR>0.8病變不會誘發心肌缺血;注意體外感受器的高度,一般置于腋中線水平,內無氣泡,固定勿移動;須在達到最大充血狀態才能進行FFR值判斷,否則會高估FFR值。
傳統的血流儲備分數測量裝置結構簡單,其內置的壓力傳感器通常為固定結構,在損壞后不便于對壓力傳感器進行拆卸維修或更換,增加了維修難度,同時血流儲備分數測量裝置不便于調節使用,操作時較為麻煩。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新型無創血流儲備分數測量裝置,包括:安裝塊、連接塊、軸承、第一類支撐柱、第二類支撐柱、采集器和安裝組件;所述安裝塊側面開有滑孔,所述安裝塊頂端開有卡槽,所述連接塊頂端開有頂孔,且所述連接塊與所述安裝塊卡合連接;所述連接塊內部開有安裝腔,所述安裝腔內部設有活動板,且所述活動板外端開有第一類螺紋槽;所述連接塊外側設有螺桿,所述螺桿通過所述軸承與所述連接塊轉動連接,所述螺桿末端貫穿至所述安裝腔內部,且所述螺桿末端與所述第一類螺紋槽螺合連接;所述安裝塊外側與所述活動板外端均開有齒痕槽,且相鄰所述齒痕槽卡合連接;所述第一類支撐柱位于所述連接塊頂端,所述第一支撐柱底端與所述連接塊頂端固接,所述第二類支撐柱位于所述第一類支撐柱頂端,所述第一類支撐柱頂端固接有連接柱,所述第二類支撐柱底端開有第一類活動腔,且所述連接柱頂端套接于所述第一類活動腔內部;所述第一類活動腔內部設有第一類彈簧,所述第一類彈簧套接于所述連接柱表面,所述第一類支撐柱頂端開有定位槽,所述第二類支撐柱底端固接有定位凸塊,且所述定位凸塊與所述定位槽卡合連接;所述安裝組件包括:固定板、傳感器、圓板、密封墊、導向桿和第二類彈簧;所述固定板與所述采集器外側面固接,所述固定板外側開有螺紋孔,所述采集器內部開有第二類活動腔,所述螺紋孔與所述第二類活動腔連通,且所述傳感器與所述螺紋孔螺合;所述圓板位于所述第二類活動腔內部,所述圓板側面開有通孔,所述圓板側面固接有滑塊,所述第二類活動腔內側壁開有滑槽,且所述滑塊卡合于所述滑槽內部;所述圓板一側固接有所述導向桿,所述導向桿表面套接有所述第二類彈簧,所述第二類活動腔內側壁分別固接有堵塊與密封墊,且所述堵塊貫穿所述密封墊。
進一步地,所述活動板為凸型結構,所述活動板與所述連接塊滑動連接,且所述活動板與所述安裝塊卡合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類支撐柱與所述第二類支撐柱均為柱狀結構,所述第一類支撐柱與所述第二類支撐柱轉動連接,所述定位槽呈環形分布在所述第一類支撐柱頂端,所述定位凸塊呈環形分布在所述第二類支撐柱底端,且所述定位凸塊與所述定位槽數目相同。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柱為T型結構,且所述連接柱頂端與所述第一類活動腔的尺寸相匹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熹,未經朱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9460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