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側圍前部內板加強板的級進落料模具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94595.2 | 申請日: | 2020-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204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新;陳偉;朱利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捷眾汽車沖壓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08 | 分類號: | B21D37/08;B21D53/88;B21D3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湯俊明 |
| 地址: | 20180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前部 加強 級進落料 模具 | ||
1.一種側圍前部內板加強板的級進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包括上模座(101)、上模吊耳(102)、掛臺(103)、第一落料刀塊(104)、第二落料刀塊(105)、第三落料刀塊(106)、壓板鑲塊(107)、導套(108)、第一成型凹模(109)、第二成型凹模(110)、第三成型凹模(111)、第四成型凹模(112)、第一沖孔凸模(113)、第二沖孔凸模(114)、第三沖孔凸模(115)、第四沖孔凸模(116)、第五沖孔凸模(117)、第六沖孔凸模(118)、壓料板(119)、上模錐形導向塊(120);
所述壓料板(119)從左至右依次設置有所述第一落料刀塊(104)、所述第二落料刀塊(105)、所述第三落料刀塊(106)、所述第一成型凹模(109)、所述第二成型凹模(110)、所述第一沖孔凸模(113)、所述第三成型凹模(111)、所述第二沖孔凸模(114)、所述第四成型凹模(112)、所述第三沖孔凸模(115)、所述第四沖孔凸模(116)、所述第五沖孔凸模(117)、所述第六沖孔凸模(118);
所述壓料板(119)兩側分別設置所述壓板鑲塊(107);所述壓料板(119)兩側分別設置所述掛臺(103);所述壓料板(119)的底部設置所述上模座(101);所述上模座(101)兩側設置所述導套(108);所述上模座(101)兩側設置所述上模吊耳(102);所述上模吊耳(102)在所述導套(108)的后面;所述上模座(101)兩側設置所述上模錐形導向塊(120);所述上模錐形導向塊(120)在所述上模吊耳(102)的后面;
所述下模2包括導柱(201)、第一落料凹模(202)、第二落料凹模(203)、第三落料凹模(204)、第一成型凸模(205)、第二成型凸模(206)、第三成型凸模(207)、第四成型凸模(208)、下模座(209)、墊腳(210)、限位柱(211)、壓機板(212)、下模錐形導向塊(213)、下模導向塊(214)、下模浮料架(215)、第一沖孔凹模(216)、第二沖孔凹模(217)、第三沖孔凹模(218)、第四沖孔凹模(219)、第五沖孔凹模(220)、第六沖孔凹模(221)、零件感應器(222)、壓料板平衡塊(223)、下模吊耳(224);
所述下模座(209)從左至右依次設置有第一落料凹模(202)、第二落料凹模(203)、第三落料凹模(204)、第一成型凸模(205)、第二成型凸模(206)、第一沖孔凹模(216)、第三成型凸模(207)、第二沖孔凹模(217)、第四成型凸模(208)、第三沖孔凹模(218)、第四沖孔凹模(219)、第五沖孔凹模(220)、第六沖孔凹模(221);
所述下模座(209)兩側設置所述下模浮料架(215);所述下模浮料架(215)的表面設置所述下模導向塊(214);所述下模座(209)兩側設置所述下模錐形導向塊(213);所述下模座(209)兩側設置所述導柱(201);所述下模座(209)兩側設置所述下模吊耳(224);所述下模吊耳(224)在所述導柱(201)的后面;所述下模座(209)兩側設置所述限位柱(211);所述限位柱(211)在下模吊耳(224)的后面;所述下模座(209)的底部設置有所述墊腳(210);所述墊腳(210)設置于所述下模座(209)和所述壓機板(212)的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圍前部內板加強板的級進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料板(119)與所述上模座(101)通過掛臺(103)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圍前部內板加強板的級進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套(108)的數量若干,其與所述導柱(201)的數量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圍前部內板加強板的級進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錐形導向塊(120)的數量至少是2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側圍前部內板加強板的級進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錐形導向塊(120)的數量至少是6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圍前部內板加強板的級進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09)與所述壓機板(212)通過所述墊腳(210)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捷眾汽車沖壓件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捷眾汽車沖壓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9459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