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非晶化結合陽離子摻雜改性的負載型貴金屬催化劑及制備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93792.2 | 申請日: | 2020-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953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平;陳木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3/89 | 分類號: | B01J23/89;B01J35/02;B01D53/86;B01D53/7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江裕強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非晶化 結合 陽離子 摻雜 改性 負載 貴金屬 催化劑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基于非晶化結合陽離子摻雜改性的負載型貴金屬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非晶化結合陽離子摻雜改性的負載型貴金屬催化劑由貴金屬活性相和非晶態金屬氧化物載體相組成,貴金屬活性相以彌散的納米顆粒形式分布于非晶態金屬氧化物載體相表面;
所述貴金屬是指Pt、Pd、Ir、Rh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非晶態金屬氧化物載體相為陽離子摻雜的鐵氧化物;
所述鐵氧化物摻雜的陽離子為W、Mo、Mn陽離子中的至少一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非晶化結合陽離子摻雜改性的負載型貴金屬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貴金屬活性相的顆粒尺寸為1~2nm;所述非晶態金屬氧化物載體相的納米片厚度為1.5-5nm。
3.權利要求1~2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基于非晶化結合陽離子摻雜改性的負載型貴金屬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備步驟:
將乙酰丙酮鐵Fe(acac)3、乙酰丙酮貴金屬鹽和過渡金屬羰基配合物分散于乙二醇中,經超聲、攪拌,溶劑熱反應后冷卻至室溫,所得沉淀物經清洗、干燥后制得基于非晶化結合陽離子摻雜改性的負載型貴金屬催化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非晶化結合陽離子摻雜改性的負載型貴金屬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丙酮貴金屬鹽是指乙酰丙酮鉑Pt(acac)2、乙酰丙酮鈀Pd(acac)2、乙酰丙酮銥Ir(acac)3和乙酰丙酮銠Rh(acac)3中至少一種;所述過渡金屬羰基配合物是指六羰基鎢W(CO)6、六羰基鉬Mo(CO)6和羰基錳Mn(CO)5中至少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非晶化結合陽離子摻雜改性的負載型貴金屬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丙酮鐵的濃度為0.1-0.4M,乙酰丙酮貴金屬鹽的濃度為0.001-0.003M,過渡金屬羰基配合物的濃度為0.01-0.04M。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非晶化結合陽離子摻雜改性的負載型貴金屬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聲時間為1-3小時,所述攪拌時間為1-12小時;所述清洗是指分別用超純水、無水乙醇和丙酮清洗。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非晶化結合陽離子摻雜改性的負載型貴金屬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劑熱反應的溫度為100-150℃,時間為24-48h。
8.權利要求1~2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基于非晶化結合陽離子摻雜改性的負載型貴金屬催化劑在甲醛催化氧化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9379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