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輪胎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493690.0 | 申請日: | 2020-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437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久保北斗;今井大樹;岡田崇史;中島幸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友橡膠工業(y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C11/13 | 分類號: | B60C11/13;B60C11/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艷君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輪胎 | ||
1.一種輪胎,其具有胎面部,所述輪胎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胎面部設置有沿輪胎周向連續(xù)地延伸的至少1條周向溝、以及與所述周向溝鄰接的2個陸地部,
所述周向溝包含設置于兩側溝壁中的至少一個溝壁的至少一個凹部,
所述凹部與在所述胎面部的踏面出現(xiàn)的所述周向溝的溝緣相比向溝寬方向的外側凹陷,
在所述陸地部的踏面設置有與所述凹部連通的刀槽,
所述刀槽的刀槽邊緣部由倒角部形成。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槽的輪胎軸向的長度大于所述凹部的距所述溝緣的最大深度。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輪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向溝包含沿溝長方向交替的、設置于一個溝壁的所述凹部與設置于另一個溝壁的所述凹部。
4.根據(jù)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倒角部的最大的倒角深度為所述凹部的輪胎徑向的最大的高度的20%~50%。
5.根據(jù)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向溝包含與輪胎赤道鄰接的外側胎冠周向溝,
所述外側胎冠周向溝包含胎面端側的第1溝壁與輪胎赤道側的第2溝壁,
所述凹部包含設置于所述第1溝壁的多個第1凹部與設置于所述第2溝壁的多個第2凹部,
在所述第1溝壁所屬的所述陸地部設置有與所述第1凹部連通的所述刀槽,
在所述第2溝壁所屬的所述陸地部未設置有所述刀槽。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輪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凹部在與所述第1凹部的最大深度位置不同的位置與所述刀槽連通。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輪胎,其特征在于,
與所述第1凹部連通的所述刀槽是完全橫切所述陸地部的全開型。
8.根據(jù)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向溝包含與輪胎赤道鄰接的內側胎冠周向溝,
所述內側胎冠周向溝包含分別設置于兩側溝壁的多個所述凹部,
所述內側胎冠周向溝的所述凹部分別與所述刀槽連通。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輪胎,其特征在于,
與所述內側胎冠周向溝的所述凹部連通的所述刀槽是與所述凹部相反側的端部在所述陸地部內中斷的半開型。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陸地部包含與所述內側胎冠周向溝的輪胎赤道側鄰接的胎冠陸地部、以及隔著所述內側胎冠周向溝而與所述胎冠陸地部鄰接的內側中間陸地部,
在所述胎冠陸地部設置有與所述內側胎冠周向溝連通的多個胎冠刀槽,
在所述內側中間陸地部設置有與所述內側胎冠周向溝連通的多個第1內側中間刀槽,
所述胎冠刀槽與所述第1內側胎冠刀槽相對于輪胎軸向相互反向地傾斜。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輪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冠刀槽的輪胎軸向的長度大于所述第1內側中間刀槽的輪胎軸向的長度。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輪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向溝包含與一個胎面端鄰接的內側胎肩周向溝,
所述內側胎肩周向溝包含分別設置于兩側溝壁的多個所述凹部,
所述內側胎肩周向溝的所述凹部分別與不具備所述倒角部的非倒角刀槽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友橡膠工業(yè)株式會社,未經(jīng)住友橡膠工業(y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9369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可折疊顯示裝置
- 下一篇:驅動控制裝置、驅動控制方法以及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