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煤礦斜井備用防爆門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92535.7 | 申請日: | 2020-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102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亮;余明高;劉松林;喻錦濤;楊鑫磊;陳結;吳斐;李林;王文乾;吳明求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F17/12 | 分類號: | E21F17/12;E06B5/12;E06B3/38;E06B7/16;E05B47/00;E05F1/02;E05F5/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 50123 | 代理人: | 唐錫嬌 |
| 地址: | 400030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煤礦 斜井 備用 防爆 裝置 | ||
1.一種煤礦斜井備用防爆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箱體(1)、門扇(2)、窗扇(3)、第一電動推桿機構(4)和第一支架(5),混凝土箱體(1)能罩在突出于地面的斜井體及斜井防爆門外,且后端封閉、前端具有能正對斜井防爆門的出口,該出口的四周通過預埋槽鋼的方式形成有剛性門框(6),門扇(2)的上側邊與剛性門框(6)的上側邊鉸接,門扇(2)能蓋在出口前且通過剛性門框獲得支撐力,門扇(2)上開設有泄壓窗口(20),窗扇(3)的上側邊與泄壓窗口(20)的上邊緣鉸接,窗扇(3)蓋在泄壓窗口(20)前且通過泄壓窗口(20)的邊緣獲得支撐力,第一支架(5)位于混凝土箱體(1)前方,第一電動推桿機構(4)安裝在第一支架(5)上,第一電動推桿機構(4)的推桿向后伸出時能支撐門扇(2)而使出口處于完全打開狀態;
還包括第二電動推桿機構(9)、第三電動推桿機構(10)、第一鎖緊板(11)、第二鎖緊板(12)、第二支架(13)和配重系統,第二支架(13)橫跨混凝土箱體(1)的左方和右方;第二電動推桿機構(9)位于剛性門框(6)左方,第一鎖緊板(11)固定在門扇(2)的左下部且開設有第一通孔,第三電動推桿機構(10)位于剛性門框(6)右方,第二鎖緊板(12)固定在門扇(2)的右下部且開設有第二通孔,門扇(2)蓋在出口前時,第二電動推桿機構(9)的推桿能向右伸出并插在第一通孔內,第三電動推桿機構(10)的推桿能向左伸出并插在第二通孔內;配重系統包括配重塊(14)、鋼絲繩(15)和滑輪組,鋼絲繩(15)的一端連接配重塊(14),鋼絲繩(15)的另一端通過滑輪組與門扇(2)相連接,滑輪組中的一個滑輪安裝在第一支架(5)上,滑輪組中的剩余滑輪安裝在第二支架(13)上;
所述配重系統有兩套,兩套配重系統關于門扇(2)前后方向的中心線對稱;每套配重系統的滑輪組都包括第一滑輪(16)、第二滑輪(17)、第三滑輪(18)和第四滑輪(19),第一滑輪(16)安裝在第一支架(5)上,第二滑輪(17)、第三滑輪(18)和第四滑輪(19)安裝在第二支架(13)上,第二滑輪(17)、第三滑輪(18)、第四滑輪(19)呈直角三角形分布,第一滑輪(16)的軸線、第二滑輪(17)的軸線與左右方向平行,第三滑輪(18)的軸線與上下方向平行,第四滑輪(19)的軸線與前后方向平行;其中一套配重系統的配重塊(14)位于混凝土箱體(1)的左方,且連接對應的鋼絲繩(15)的一端,該鋼絲繩(15)的另一端依次通過對應的第四滑輪(19)、第三滑輪(18)、第二滑輪(17)、第一滑輪(16)而與設在門扇(2)的下側邊左部的鋼絲繩固定板(21)相連接;另一套配重系統的配重塊(14)位于混凝土箱體(1)的右方,連接對應的鋼絲繩(15)的一端,該鋼絲繩(15)的另一端依次通過對應的第四滑輪(19)、第三滑輪(18)、第二滑輪(17)、第一滑輪(16)而與設在門扇(2)的下側邊右部的鋼絲繩固定板(21)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礦斜井備用防爆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動推桿機構(4)有兩個,兩個第一電動推桿機構(4)關于門扇(2)前后方向的中心線對稱,其中一個第一電動推桿機構(4)安裝在第一支架(5)的左部,該第一電動推桿機構(4)的推桿向后伸出時能與門扇(2)的后表面左部配合而提供支撐力,另一個第一電動推桿機構(4)安裝在第一支架(5)的右部,該第一電動推桿機構(4)的推桿向后伸出時能與門扇(2)的后表面右部配合而提供支撐力。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煤礦斜井備用防爆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剛性門框(6)內嵌有與門扇(2)配合的第一密封件(7),所述窗扇(3)的四周嵌有與泄壓窗口(20)的邊緣配合的第二密封件(8)。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煤礦斜井備用防爆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所在的平面與混凝土箱體(1)的底面之間的夾角為75°~8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92535.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