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半埋入式柱腳定位安裝裝置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92335.1 | 申請日: | 2020-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097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姚峰;俞奇效;王柏森;邱仙榮;華夢城;劉燕強;王柳;徐常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精工鋼結構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045 | 分類號: | E02D29/045;E04C3/34;E04C3/32 |
| 代理公司: | 紹興市越興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蔣衛東 |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埋入 式柱腳 定位 安裝 裝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種半埋入式柱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半埋入式柱腳定位安裝裝置,所述半埋入式柱腳包括豎直立于底板上的混凝土柱、以及部分預埋于混凝土柱內且部分露出混凝土柱頂部的半埋入式的預埋鋼柱;所述預埋鋼柱的頂部露出頂板0.3m-1.3m;所述預埋鋼柱的埋入段長度大于或等于預埋鋼柱寬度的三倍;所述定位安裝裝置包括豎直立于底板上的格構式組合框架;所述格構式組合框架設于混凝土柱的外圍,且預埋鋼柱與格構式組合框架的頂部可拆卸固定連接;
所述格構式組合框架包括兩個對稱組合安裝的頂部單元部件、以及兩個對稱組合安裝的底部單元部件,頂部單元部件與底部單元部件上下組合安裝;每個所述頂部單元部件包括兩根平行設置的第一立桿、連接兩根第一立桿且位于第一立桿其中一端的第一水平桿、垂直立于第一水平桿上且與第一立桿平行的第二立桿、垂直設于第二立桿上的第二水平桿、設于第一水平桿與第一立桿交點處并與第二水平桿平行且同向的第三水平桿、以及設于第二水平桿端部的連接耳板;所述預埋鋼柱的兩側設有與所述連接耳板配合的鋼柱耳板;
每個所述底部單元部件包括另外兩根平行設置的第一立桿、連接并垂直另外兩根第一立桿的另外一根第一水平桿、設于第一水平桿與第一立桿交點處且垂直的另外兩根第三水平桿、以及設于另外兩根第一立桿底部的墊板;
所述第三水平桿的端部、頂部單元部件第一立桿的底部、底部單元部件第一立桿的頂部均設有組裝連接結構;兩個頂部單元部件通過第三水平桿組裝連接,頂部單元部件與底部單元部件通過第一立桿組裝連接;
所述半埋入式柱腳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
步驟一,地下室底板成型后,將各頂部單元部件和底部單元部件運輸至項目現場;
步驟二,頂部單元部件與底部單元部件現場人工組裝成格構式組合框架;
步驟三,完成地下室混凝土柱支模,定位安裝裝置平面位置就位;
步驟四,調整定位安裝裝置底部的垂直度,使與預埋鋼柱連接的第二水平桿調至水平位置;
步驟五,預埋鋼柱與定位安裝裝置連接就位,保證預埋鋼柱垂直度;
步驟六,向模內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合適強度,拆除定位安裝裝置,割除預埋鋼柱的鋼柱耳板;
步驟七,拆除定位安裝裝置,分解為各單元部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埋入式柱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為地下室底板,所述頂板為地下室頂板,所述混凝土柱為地下室混凝土柱;所述預埋鋼柱的底部設有端板,預埋鋼柱的埋入段密集分布有多個的栓釘。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埋入式柱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部單元部件的兩根第一立桿之間增加一根第一水平桿,并在交點上相應增加第三水平桿。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埋入式柱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組裝連接結構采用套管式連接,其中頂部單元部件的第一立桿與底部單元部件的第一立桿的寬度不同,兩個頂部單元部件的第三水平桿的寬度不同;第一立桿之間、第三水平桿之間通過套管式連接并用螺栓固定。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埋入式柱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柱耳板標高高于混凝土澆筑完成面標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精工鋼結構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精工鋼結構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9233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