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殺菌除螨枕套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91875.8 | 申請日: | 2020-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9379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方強;楊友強;丁超;李振華;陶俊浩;魏金剛;陳振樹;周日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金發科技有限公司;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G9/02 | 分類號: | A47G9/02;A01M17/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顏希文;黃華蓮 |
| 地址: | 5115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殺菌 枕套 | ||
本發明涉及衛生用品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殺菌除螨枕套,包括由外至內依次疊放的第一織物層、殺菌層、防水層及第二織物層;所述殺菌層包括水刺無紡布,且所述水刺無紡布的表面噴灑有殺菌溶液;其中,所述殺菌溶液包括重量份數的以下原材料:殼聚糖4-5份、檸檬酸2-3份、三乙醇胺1-2份、水15-18份及聚氨酯溶液25-32份。本發明采用多種天然抗菌劑混合制得殺菌溶液,能夠抑制并殺滅菌落,保持第一織物層表面的潔凈,進一步改善人體皮膚的環境及調節頭皮細胞新陳代謝,從根源上減少枕套上的菌落及驅除螨蟲,保障人體皮膚健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衛生用品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殺菌除螨枕套。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的枕套多數為純棉材質,在長時間使用后,枕套會滋生有大量菌落或螨蟲,而人體肌膚長時間接觸菌落或螨蟲會受到較大的損傷,引發炎癥或傳染疾病,以致引起過敏反應或者脫發。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殺菌除螨枕套,可抑制并殺滅枕套上的菌落及驅除螨蟲,保障人體皮膚健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殺菌除螨枕套,包括由外至內依次疊放的第一織物層、殺菌層、防水層及第二織物層;
所述殺菌層包括水刺無紡布,且所述水刺無紡布的表面噴灑有殺菌溶液;其中,所述殺菌溶液包括重量份數的以下原材料:殼聚糖4-5份、檸檬酸2-3份、三乙醇胺1-2份、水15-18份及聚氨酯溶液25-32份。
進一步地,所述水刺無紡布的面密度為70~150g/m2,且所述水刺無紡布的橫/縱向的斷裂伸長率均大于65%。
進一步地,所述水刺無紡布是由滌綸與粘膠纖維紡織而成,且所述水刺無紡布的滌綸與粘膠纖維的質量比為20:80。
進一步地,所述水刺無紡布經過多道水刺工藝。
進一步地,所述防水層為聚氨酯涂層,所述防水層通過浸涂工藝涂覆在所述第二織物層上。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織物層為滌棉布,且所述第一織物層的面密度為20~65g/m2;所述第一織物層的經紗緊度為50%-60%、緯紗緊度為40%-50%。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織物層中的滌綸與棉纖維的質量比為50:50,且所述第一織物層的伸長率為4%-5%。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織物層為采用聚乙烯通過紡黏工藝制成的非織造布;所述第二織物層的面密度為20~65g/m2。
進一步地,在所述紡黏工藝中紡絲壓力為11-13Pa,紡絲溫度為220-250℃,側吹風溫度為16-18℃,氣流速度為4500-5500m/min。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織物層與所述第二織物層通過滌棉紗線縫合而成。
本發明實施例一種殺菌除螨枕套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采用多種天然抗菌劑混合制得殺菌溶液,能夠抑制并殺滅菌落,保持第一織物層表面的潔凈,進一步改善人體皮膚的環境及調節頭皮細胞新陳代謝,從根源上減少枕套上的菌落及驅除螨蟲,保障人體皮膚健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殺菌除螨枕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織物層、2-殺菌層、3-防水層、4-第二織物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金發科技有限公司;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金發科技有限公司;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9187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