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擾動的混沌化方法及偽隨機序列生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91435.2 | 申請日: | 2020-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967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孫克輝;董春怡;賀少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7/58 | 分類號: | G06F7/58;H04L9/00;H04L9/06 |
| 代理公司: | 長沙永星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周詠;米中業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擾動 混沌 方法 隨機 序列 生成 | ||
1.一種基于擾動的混沌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獲取需要進行混沌化的種子系統;
S2.選取擾動函數;
S3.采用步驟S2選取的擾動函數,對步驟S1選取的種子系統采用外部擾動混沌化、內部擾動混沌化和復合擾動混沌化;
S4.對步驟S3得到的外部擾動混沌化結果、內部擾動混沌化結果和復合擾動混沌化結果進行評估,并選取最佳方案作為最終的混沌化結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擾動的混沌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所述的擾動函數,具體包括如下函數:g(x)=x、g(x)=ex、g(x)=sinx、g(x)=cosx、g(x)=arctanx、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擾動的混沌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所述的外部擾動混沌化,具體為采用如下算式進行外部擾動混沌化:
xn+1=af(xn)-b(g1(xn)+g2(xn)+…+gm(xn))
式中xn+1為n+1次迭代后的結果;f(xn)為種子映射f(x)經n次迭代后的值;gi(xn)為選定的擾動函數gi(x)經n次迭代后的值,i為正整數且取值為1,2,...,m;a為f(x)的控制參數;b為擾動函數的控制參數,且b∈[0,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擾動的混沌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所述的內部擾動混沌化,具體為采用如下算式進行內部擾動混沌化:
xn+1=a(f(xn-b(g1(xn)+g2(xn)+…+gm(xn)))
式中xn+1為n+1次迭代后的結果;gi(xn)為選定的擾動函數gi(x)經n次迭代后的值,i為正整數且取值為1,2,...,m;a為f(x)的控制參數;b為擾動函數的控制參數,且b∈[0,1]。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擾動的混沌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所述的復合擾動混沌化,具體為采用如下算式進行復合擾動混沌化:
xn+1=a(f(xn-b(g11(xn)+g12(xn)+…))-b(g21(xn)+g22(xn)+…)
式中xn+1為n+1次迭代后的結果;g1i(xn)為選定的內部擾動函數g1i(x)經過n次迭代后的值,g2i(xn)為選定的外部擾動函數g2i(x)經過n次迭代后的值,i為正整數,且i取值為1,2,...,a為f(x)的控制參數;b為擾動函數的控制參數,且b∈[0,1]。
6.根據權利要求2~5之一所述的基于擾動的混沌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所述的對步驟S3得到的外部擾動混沌化結果、內部擾動混沌化結果和復合擾動混沌化結果進行評估,并選取最佳方案作為最終的混沌化結果,具體為計算步驟S3得到的外部擾動混沌化結果的復雜度,內部擾動混沌化結果的復雜度和復合擾動混沌化結果的復雜度,并選取復雜度最高的方案作為最終的混沌化結果。
7.一種包括權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基于擾動的混沌化方法的偽隨機序列生成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A.對現有混沌系統,按照所述的基于擾動的混沌化方法進行混沌化,生成混沌序列;
B.采用二值量化優化算法將混沌序列轉化為01序列;
C.通過NIST測試對生成的偽隨機序列進行性能評估,從而生成最終的偽隨機序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9143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