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確定下蜀土邊坡最大降雨入滲深度監測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91132.0 | 申請日: | 2020-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812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楊正玉;劉順青;姜嘯;李磊;武旻;黃貝貝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地質礦產局第三地質大隊;江蘇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D1/00 | 分類號: | E02D1/00;E02D1/02;G08B25/10;G01N33/24;G01W1/14;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盛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王穎 |
| 地址: | 212001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確定 下蜀土邊坡 最大 降雨 入滲 深度 監測 系統 方法 | ||
1.一種確定下蜀土邊坡最大降雨入滲深度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水率傳感器(1)、雨量自動監測儀(4)、太陽能板(5)、箱體(6)、遠程數據傳輸模塊(7)及監測數據預警預報平臺(8);
所述含水率傳感器(1)通過含水率傳感器電纜(9)與所述數據傳輸模塊(7)連接;所述雨量自動監測儀(4)與所述數據傳輸模塊(7)連接;所述數據傳輸模塊(7)與所述監測數據預警預報平臺(8)連接;
所述含水率傳感器(1)用于對下蜀土(2)的含水率進行檢測,得到含水率數據;
所述雨量自動監測儀(4)用于對降雨量數據進行自動采集并存儲;
所述太陽能板(5)用于向所述監測系統供電;
所述數據傳輸模塊(7)用于將含水率數據及降雨量數據發送至監測數據預警預報平臺(8);
所述監測數據預警預報平臺(8)用于顯示含水率及降雨量數據與時間的變化曲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確定下蜀土邊坡最大降雨入滲深度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水率傳感器(1)埋設于下蜀土層(2)中,并通過設置含水率傳感器探針(10)設置于土壁(11)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確定下蜀土邊坡最大降雨入滲深度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水率傳感器(1)于下蜀土邊坡坡頂、坡體中上部、坡體中下部和坡腳處分別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確定下蜀土邊坡最大降雨入滲深度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雨量自動監測儀(4)布置于下蜀土邊坡的坡頂。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確定下蜀土邊坡最大降雨入滲深度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6)的一端能夠開啟和閉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確定下蜀土邊坡最大降雨入滲深度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遠程數據傳輸模塊(7)放置于所述箱體(6)內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確定下蜀土邊坡最大降雨入滲深度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板(5)設置于所述箱體(6)頂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確定下蜀土邊坡最大降雨入滲深度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測數據預警預報平臺(8)包括電腦或移動手機端。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確定下蜀土邊坡最大降雨入滲深度監測系統的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通過所述數據預警預報平臺(8)提取下蜀土邊坡坡頂、坡體中上部、坡體中下部和坡腳處的五個所述含水率傳感器(1)的數據,繪制出每個所述含水率傳感器(1)的數據與時間的變化曲線及降雨量數據與時間的變化曲線;
S2、對下蜀土邊坡坡頂、坡體中上部、坡體中下部和坡腳處的五個所述含水率傳感器(1)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到每個位置處的最大降雨入滲深度范圍;
S3、將每個位置處的最大降雨入滲深度相連,得到下蜀土邊坡的最大降雨入滲深度曲線。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確定下蜀土邊坡最大降雨入滲深度監測系統的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降雨入滲深度范圍的計算過程為:若含水率傳感器(1)的數據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波動較大,則降雨入滲深度大于含水率傳感器(1)的埋設深度;若含水率傳感器(1)的數據隨著時間的變化基本未波動,則降雨入滲深度小于該含水率傳感器(1)的埋設深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地質礦產局第三地質大隊;江蘇科技大學,未經江蘇省地質礦產局第三地質大隊;江蘇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9113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AR量方設備
- 下一篇:一種用于大直徑管路的選區激光熔化成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