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活垃圾地下智慧生態可循環回收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91044.0 | 申請日: | 2020-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758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30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創之社通用技術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F1/00 | 分類號: | E03F1/00;E03F3/02;E03F3/04;E03F5/14;E04F17/12;E03F5/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1000 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活 垃圾 地下 智慧 生態 循環 回收 系統 | ||
1.一種生活垃圾地下智慧生態可循環回收系統,包括垃圾投放終端、運輸管線、垃圾處理終端,垃圾投放終端通過運輸管線和垃圾處理終端連通,所述運輸管線以垃圾處理終端向外輻射,且交錯形成運輸管網,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通過垃圾投放終端分類后,利用地下運輸管線運送到垃圾處理終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活垃圾地下智慧生態可循環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處理終端包括垃圾處理站和信息處理平臺,信息處理平臺能夠對運輸管網進行實時監控,以發現異常并及時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活垃圾地下智慧生態可循環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輸管線包括管體、泵站、儲水池,泵站對儲水池內的水體進行增壓,增壓后輸送給管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生活垃圾地下智慧生態可循環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輸管線預埋在地表土層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生活垃圾地下智慧生態可循環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輸管線整體從垃圾投放終端向垃圾處理終端水平高度逐漸降低。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生活垃圾地下智慧生態可循環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分為小區垃圾輸送管道、合流管道、過濾管道、回水管道、進水管道、垃圾緩沖管道、輸送管道,垃圾緩沖管道和小區垃圾輸送管道連通,使得垃圾匯入到合流管道內,再通過傳輸管道輸送到垃圾處理處理終端。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生活垃圾地下智慧生態可循環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道和進水管道相連通,以此形成系統的閉合回路。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活垃圾地下智慧生態可循環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投放終端,是具有通訊功能的終端,用于對輸送管道內投放垃圾,能夠向信息處理平臺發送狀態信息,它包括垃圾收集單元、垃圾輸出單元和垃圾發送模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生活垃圾地下智慧生態可循環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投放終端為集成柜機或獨立掛機任一箱式。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種生活垃圾地下智慧生態可循環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采用密封箱體、密封袋作為垃圾包裹體進行封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創之社通用技術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徐州創之社通用技術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9104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