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機器人末端的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90991.8 | 申請日: | 2020-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490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昌海;劉鵬;張坤;黃慧潔;張捷;周梅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J19/00 | 分類號: | B25J19/00;B25J1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璀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367 | 代理人: | 王文穎 |
| 地址: | 200063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機器人 末端 裝置 | ||
1.一種用于機器人末端的裝置,安裝于機器臂(1)的末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頂殼(3)、上殼(4)、中殼(5)及下殼(9);
頂殼(3)與機器臂(1)的末端連接固定,頂殼(3)與上殼(4)上下扣合;
上殼(4)與中殼(5)上下扣合,上殼(4)與中殼(5)上下扣合后將燈帶(6)及透光罩(7)夾持其中,燈帶(6)位于上殼(4)與中殼(5)上下扣合后形成的腔體內,透光罩(7)位于上殼(4)及中殼(5)邊緣,且透光罩(7)環繞燈帶(6)一周;
中殼(5)與下殼(9)上下扣合,力傳感器(8)被上下壓緊在中殼(5)和下殼(9)之間;
下殼(9)上設有觸發按鈕(10)、觸發開關(11)和底部連接板(15),其中,底部連接板(15)設于下殼(9)的底面,觸發按鈕(10)設于下殼(9)底部的側面,下殼(9)底部左右兩側各有一個觸發按鈕(10),觸發按鈕(10)與下殼(9)之間連接有彈簧(12);觸發按鈕(10)的外側面為操作面,用戶按壓操作面后使得觸發按鈕(10)沿左右方向向下殼(9)內移動,并使得彈簧(12)被觸發按鈕(10)壓縮后產生回復力;觸發開關(11)設于下殼(9)內,觸發開關(11)的彈片(11-1)始終保持與左側或右側的觸發按鈕(10)的內側面相接觸;當觸發按鈕(10)被按下后,觸發按鈕(10)的內側面對彈片(11-1)產生壓力,使得觸發開關(11)被接通;當撤去施加在觸發按鈕(10)上的作用力后,觸發按鈕(10)在彈簧(12)產生的回復力作用下復位,從而撤去內側面對彈片(11-1)的壓力,觸發開關(11)截止;
燈帶(6)、力傳感器(8)及觸發按鈕(10)連接外部的控制電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機器人末端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殼(5)頂面中部設有燈帶安裝柱(5-1),所述燈帶(6)套設在燈帶安裝柱(5-1)外,所述上殼(4)與所述中殼(5)上下扣合后,燈帶安裝柱(5-1)卡入所述上殼(4),并使得所述燈帶(6)的上端面及下端面分別被所述頂殼(3)與所述上殼(4)所壓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機器人末端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殼(3)與所述上殼(4)上下扣合后,所述透光罩(7)的頂部卡入所述上殼(4)內、底部卡入所述中殼(5)內,從而被夾持在所述上殼(4)與所述中殼(5)之間。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機器人末端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連接板(15)上設有限位板(14),將觸發按鈕(10)面向底部連接板(15)的一面定義為安裝面,則觸發按鈕(10)的安裝面上設有方形槽,限位板(14)部分卡入方形槽內,使得限位板(14)約束觸發按鈕(10)在直線位置上來回移動;穿設在底部連接板(15)上的緊定螺絲(13)穿入觸發按鈕(10)的安裝面上設置的腰型槽內,通過腰型槽限制觸發按鈕(10)的移動距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機器人末端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線蓋(16),線蓋(16)設于所述中殼(5)上,線蓋(16)上設有外接接頭(17),所述燈帶(6)、力傳感器(8)及觸發按鈕(10)的控制線纜穿出所述中殼(5)后位于線蓋(16)內,控制線纜與外接接頭(17)相連,外接接頭(17)連接所述控制電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90991.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向承載的新型蜂窩防爬器
- 下一篇:非接觸控制式開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