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原生抗皺粘膠紡絲原液、纖維以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90255.2 | 申請日: | 2020-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631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勇;么志高;劉輝;陳沖;李勝國;田健澤;安娜;侯榮超;呂寶波;李琦;趙增坡 | 申請(專利權)人: | 唐山三友集團興達化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F2/08 | 分類號: | D01F2/08;D01D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陳熙 |
| 地址: | 063305 河北省唐山市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原生 抗皺 粘膠 紡絲 原液 纖維 以及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原生抗皺粘膠紡絲原液、纖維以及制備方法,所述原生抗皺粘膠紡絲原液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數的組分:氫氧化鈉4%?6%、甲種纖維素6?9%、抗皺劑0.5%?1%,催化劑0%?0.1%,余量為水和少量雜質。本發明的原生抗皺粘膠纖維是由含有甲種纖維素的粘膠紡絲原液、抗皺劑經過物理共混紡絲而成,屬于紡織技術再生纖維素纖維制造領域。原生抗皺粘膠纖維除具有粘膠纖維柔軟、舒適、吸汗等特點外,還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以及良好的抗皺性,并且不同于后整理抗皺面料,原生抗皺粘膠纖維中抗皺劑和纖維素纖維達到了分子級融合,克服了粘膠纖維容易起皺的缺陷,解決了后整理抗皺面料耐洗性差,容易泛黃強力受損的缺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原生抗皺粘膠紡絲原液、纖維以及制備方法,屬于紡織行業中的粘膠纖維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粘膠纖維誕生一百多年來從服裝到無紡布制品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應用過程中人們發現柔軟舒適的粘膠纖維衣服容易變形,尺寸穩定性差,并且粘膠纖維制作的衣服容易起皺,從而導致紡織品外觀形貌變差,直接造成了穿著壽命較短。目前市場上有的粘膠纖維面料多以與棉或其他合成纖維混紡的形式出現,來改善上述缺點。
截至目前,尚未有能夠提供原生抗皺性能的粘膠短纖維產品面世或者公開報道?,F在市場上所見抗皺技術均是采取通過對面料進行后整理來實現的。后整理抗皺技術耐久性差,隨著水洗次數的增多,抗皺性能下降。此外后整理抗皺技術會導致面料強力損失,手感變硬并且在烘干環節面料泛黃,限制了其應用。
發明內容
針對行業現狀,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原生抗皺粘膠紡絲原液以及具有永久性抗皺效果的粘膠纖維,旨在改善現有粘膠纖維面料容易變形,容易起皺的缺點,延長衣服的使用壽命,降低服裝消費成本,符合當下節能減排低碳生活的趨勢。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原生抗皺粘膠紡絲原液,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數的組分:氫氧化鈉4%-6%、甲種纖維素6-9%、抗皺劑0.5%-1%,催化劑0%-0.1%,余量為水和少量雜質。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甲種纖維素來源于木漿纖維素、竹漿纖維素、棉漿纖維素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具體的,所述甲種纖維素來源可以是甘蔗渣、棉花等植物纖維素提純產品,也可以是木材,竹材等纖維素經提純產品。
進一步,所述抗皺劑為戊二醛、檸檬酸、1,2,3,4-丁烷四羧酸、聚醚嵌段氨基硅氧烷聚合物、咪唑啉酮衍生物、蜜胺樹脂、脲醛樹脂、二羥甲基二羥基亞乙基脲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
所述抗皺劑可以是含有醛基的有機物,如戊二醛,也可以是多元羧酸,如檸檬酸、1,2,3,4-丁烷四羧酸,也可以是其他具有抗皺功能的試劑,能夠與纖維素羥基發生反應。例如,聚醚嵌段氨基硅氧烷聚合物是常用的有織物手感改善劑,成熟商品有浙江宏達特種硅油50,美國邁圖Magnasoft SRS及Magnasoft JSS硅油,聚醚嵌段氨基硅氧烷聚合物屬于高分子物質,具有類似彈簧結構特性,此結構在粘膠纖維內部提供纖維縱向的伸長和回彈,表現為較普通粘膠纖維更好的彈性恢復,因此抗皺粘膠纖維具備較高的強力和彈性,能夠使得由本纖維制作的衣服具有永久抗皺效果,賦予了粘膠纖維新的性能。其他化合物的作用也與之類似。
進一步,所述抗皺劑包括1,2,3,4-丁烷四羧酸和/或檸檬酸,所述原生抗皺粘膠紡絲原液包括質量百分數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0.1%的催化劑。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催化劑是化學反應引發劑,抗皺劑中的1,2,3,4-丁烷四羧酸和檸檬酸會用到引發,需要加入催化劑催化劑的含量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0.1%,其他抗皺劑可以不用,主要作用機理是在較弱堿性條件下促使纖維素羥基活化,丁烷四羧酸或者檸檬酸羧基活化,更加有利于化學反應進行。
進一步,所述催化劑為三乙醇胺、氯化鎂、二氧化錳、亞磷酸鈉其中的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唐山三友集團興達化纖有限公司,未經唐山三友集團興達化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9025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全角度旋轉輸送車
- 下一篇:網絡切片的選擇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