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材料熱壓成形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89187.8 | 申請日: | 2020-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595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6 |
| 發明(設計)人: | 任明偉;王勇;范廣宏;朱祥東;任張毓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機科國創輕量化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機科國創輕量化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德州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70/42 | 分類號: | B29C70/42;B29C70/54;B29C35/08;B29C3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鄭久興 |
| 地址: | 101400 北京市懷柔區雁棲***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材料 熱壓 成形 裝置 | ||
1.一種復合材料熱壓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盤端拾器(102),設置在該裝置一側上;
上料裝置,所述上料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吸盤端拾器(102)下方用于提供樹脂纖維片材的面板(1021),以及驅動所述面板(1021)上移的第一驅動機構;
機械手機構,設置在該裝置的另一側上,用于抓取樹脂纖維片材;
爐膛(103),設置在該裝置的中部;
移動機構,一側位于所述吸盤端拾器(102)下側,另一側位于所述機械手機構下側,用于將所述吸盤端拾器(102)放入的樹脂纖維片材經所述爐膛(103)加熱后,通過機械手機構運走;
成形裝置,設置在所述機械手機構一側上,用于將樹脂纖維片材注塑成形;
下料裝置,設置在所述成形裝置一側上,用于運輸成形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材料熱壓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裝置包括成形模組(3)以及注塑模組(4),所述成形模組(3)包括設置在下方用于承托樹脂纖維片材的凸模組(302),以及設置在上方形狀與所述凸模組(302)相匹配的凹模組(301),所述凹模組(301)設有壓機(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復合材料熱壓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裝置包括懸臂機械手(5)以及運輸機(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材料熱壓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伺服電機(1011)、與所述伺服電機(1011)驅動連接的減速器(1012)、與所述減速器(1012)連接的傳動軸(1013)、與所述傳動軸(1013)連接的傳動部件(1014)、與所述傳動部件(1014)連接并且設置在所述面板(1021)下的第一絲桿(1015),通過動力的轉換使得所述面板(1021)上升或下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復合材料熱壓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021)下側水平方向轉動設置有第二絲桿(1017),所述第二絲桿(1017)一側設有第一手輪(1016),所述第二絲桿(1017)上設有兩個對稱設置且穿過所述面板(1021)的第一定位塊(1020),所述第二絲桿(1017)上方還設置有穿過所述第一定位塊(1020)的導向軸(1018)。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材料熱壓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爐膛(103)包括;
外殼(1031);
設置在所述外殼(1031)內側的隔熱保溫裝置(1032);
若干個設置在所述隔熱保溫裝置(1032)內側的紅外線陶瓷加熱塊(1033);
設置在所述外殼(1031)上的排氣口(1034)。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復合材料熱壓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機構包括移動柜(104),所述移動柜(104)設置在所述外殼(1031)下側,所述移動柜(104)下側設有滑塊(1045),所述滑塊(1045)上設有驅動電機(1048),所述外殼(1031)設有與所述滑塊(1045)配合的滑軌(1046),在所述滑軌(1046)上設有與所述驅動電機(1048)配合的齒條(1047)。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復合材料熱壓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1031)設有連接固定板(1037),所述連接固定板(1037)鉸接有氣缸(1039),所述連接固定板(1037)另一端鉸接有保溫層固定板(1035),所述保溫層固定板(1035)與所述氣缸(1039)的驅動端鉸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復合材料熱壓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爐膛(103)內部設有固定板(1044),所述固定板(1044)包括定位部件(10441)、第一螺釘(10442)、墊塊(10443)、固定部件(10444)以及第二螺釘(10445),所述墊塊(10443)通過所述第二螺釘(10445)與所述固定板(1044)連接,所述定位部件(10441)通過所述第一螺釘(10442)與所述墊塊(10443)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機科國創輕量化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機科國創輕量化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德州分公司,未經北京機科國創輕量化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機科國創輕量化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德州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8918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