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膠粘層的GaN基HEMT器件柔性轉移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89030.5 | 申請日: | 2020-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077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葛曉明;李成果;尹雪兵;曾巧玉;陳志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81B7/02 | 分類號: | B81B7/02;B81C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輝;顏希文 |
| 地址: | 510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膠粘 gan hemt 器件 柔性 轉移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基于膠粘層的GaN基HEMT器件柔性轉移方法,包括:對生長在襯底上的GaN基HEMT器件進行清洗和烘干;所述GaN基HEMT器件是Ga極性的;將酚醛樹脂膠旋涂到所述GaN基HEMT器件上,使所述酚醛樹脂膠形成多層膠粘層,并所述多層膠粘層的膠層總厚度大于厚度閾值;對所述GaN基HEMT器件先后進行溫度為第一加熱閾值、第二加熱閾值的熱烘,完成固化;將所述襯底從所述GaN基HEMT器件上去除,把所述GaN基HEMT器件轉移到去離子水中進行清洗;對所述GaN基HEMT器件進行倒裝完成極性轉化后,將所述GaN基HEMT器件轉移到新的柔性襯底上。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引入一定厚度的膠粘層,支撐和保護GaN基HEMT器件在襯底剝離和整個柔性轉移的過程中不被應力破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柔性電子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基于膠粘層的GaN基HEMT器件柔性轉移方法。
背景技術
柔性電子(Flexible Electronics)是一種技術的通稱,是將有機/無機材料電子器件制作在柔性/可延性基板上的新興電子技術。相對于傳統電子,柔性電子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其在一定范圍的形變(彎曲、折疊、扭轉、壓縮或拉伸)條件下仍可工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不同的工作環境,滿足設備的形變要求。柔性電子器件在信息、能源、醫療、制造等各個領域的應用重要性日益凸顯,已成為世界多國和跨國企業競相發展的前沿技術。GaN基HEMT因其高功率、高頻率的優良性質,廣泛應用于電力電子器件裝備、能源開采、雷達系統、5G系統、航空航天等領域,是當下研究的熱點,但是由于生長襯底(Si/SiC/金剛石等)的局限性,柔性GaN基HEMT的制備一直是困擾廣大研究者的難題。GaN基HEMT一般分為Ga極性和N極性,雖然大多數報道GaN基HEMT器件是在沿c方向生長的Ga極性,但N極性GaN晶體管的反向極化特性使得其具備比Ga極性器件更低的導通電阻、更高的耐高壓能力以及更高頻的器件結構優勢。使用柔性轉移技術可以直接實現器件的極性反轉,使得較易生長的Ga極性GaN基HEMT薄膜通過倒立的方式轉化成N極性GaN基HEMT晶體管。
目前主要采用低成本的硅(Si)襯底上外延生長GaN/AlGaN多層薄膜,但是器件本身的自熱效應和Si襯底的低熱導率嚴重影響了GaN基HEMT器件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因此基于Si襯底的GaN基HEMT通常采用鍵合和襯底完全剝離的方法,將器件鍵合到新的目標襯底上。傳統的GaN基HEMT轉移方法是引入攜帶襯底(carrier wafer,例如熱解膠帶),將GaN基HEMT和攜帶襯底鍵合到一起,進行Si襯底的剝離后用攜帶襯底將GaN基HEMT轉移到目標襯底上,最后再進行攜帶襯底的解綁。這種方法工藝步驟較為復雜,操作難度較高,且對攜帶襯底材料的要求較高,需要能夠耐得住Si襯底的剝離工藝且能夠輕易解綁,一般成本也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膠粘層的GaN基HEMT器件柔性轉移方法,引入一定厚度的膠粘層,支撐和保護GaN基HEMT器件在襯底剝離和整個柔性轉移的過程中不被應力破壞。
本申請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基于膠粘層的GaN基HEMT器件柔性轉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對生長在襯底上的GaN基HEMT器件進行清洗和烘干;所述GaN基HEMT器件是Ga極性的;
將酚醛樹脂膠旋涂到所述GaN基HEMT器件上,使所述酚醛樹脂膠形成多層膠粘層,并所述多層膠粘層的膠層總厚度大于厚度閾值;
對所述GaN基HEMT器件進行溫度為第一加熱閾值的熱烘,完成初步固化;
對所述GaN基HEMT器件進行溫度為第二加熱閾值的熱烘,完成不可逆熱固化;所述第二加熱閾值的熱烘大于第一加熱閾值;
將所述襯底從所述GaN基HEMT器件上去除,把所述GaN基HEMT器件轉移到去離子水中進行清洗;
對所述GaN基HEMT器件進行倒裝完成極性轉化后,將所述GaN基HEMT器件轉移到新的柔性襯底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未經廣東省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8903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