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銀包鎳粉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88163.0 | 申請日: | 2020-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4302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呂新坤;于金剛;古文正;胡明源;黎雪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云天化瀚恩新材料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F1/02 | 分類號: | B22F1/02;C23C18/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 |
| 地址: | 401221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銀包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銀包鎳粉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取鎳粉,用質量濃度為5%的稀硫酸浸洗10?30分鐘至除去鎳粉表面的氧化物,再用水洗至中性;步驟二,將步驟一所得鎳粉用水按液固比1:2?1:20,加入絡合劑、穩定劑,充分攪拌,配制成懸浮液,即鍍液;步驟三,將硝酸銀加入水中溶解,同時加入絡合劑,配制成質量分數為5%?20%的硝酸銀溶液,即主鹽溶液。步驟四,將還原劑加入水中溶解,配制成質量分數為5%?20%的還原劑溶液。本發明較好的克服銀導電材料的遷移短路問題、提高其他復合導電材料導電性。銀緩慢在鎳粉表面生長形成致密銀層的銀包鎳粉,該鎳粉具有銀層致密、導電性好、抗氧化性能優異等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粉體表面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銀包鎳粉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電子漿料的制備技術中,導電相金屬粉末的制備是關鍵,沒有優良的金屬粉末就沒有優良的電子漿料。對于導體漿料而言,導電相大多以鉑、鈀、金和銀等貴金屬粉末為主,其中以銀導電漿料應用最為廣泛,用量也最大。近年來,由于貴金屬價格的飆升,漿料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銀遷移是銀漿料自身存在的缺點,不能滿足高性能電子元器件的要求。因此圍繞降低成本、尋找性能優良的新型導電粉體、以廉價金屬代替貴金屬制備電子漿料已成為電子漿料發展方向。
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要求在越來越小的空間上安裝更多的器件,但遇到最大的問題是金屬遷移,尤其是銀遷移將會使相鄰導體之間的絕緣電阻下降,漏電流增加,嚴重的甚至有短路、電弧、介質擊穿現象發生。
據文獻報道,金屬遷移是許多微電路發生災難性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已成為電子產品邁向小型化、高集成化的一大難題。
金屬、非金屬的表面化學鍍銀技術已經很成熟,鎳粉表面的化學鍍銀也有報道。發明專利CN 108326293 A公開了一種銀包鎳粉的制備方法,將主鹽溶液和鎳粉懸濁液混合后,把還原劑滴加入鍍液中完成包覆。發明專利CN 108284224 A公開了一種片狀銀包鎳粉的方法,鎳和銀離子置換后,將配置好的主鹽溶液和鎳粉懸濁液混合,在60℃的條件下,將配置好的還原劑滴加至鍍液中完成包覆。
現有技術均采用先將主鹽加入鍍液,然后把含有還原劑溶液逐步加入鍍液中實現包覆。這種制備方式鍍液中銀離子濃度較高,還原劑加入后瞬間與被大量銀離子包裹,將銀離子還原成大顆粒銀隨后附著在鎳粉表面。因還原的銀單質顆粒較大,附著在鎳粉表面時容易脫落且隨著大量銀在鎳粉表面生成產生縫隙,導致包覆不夠致密,影響銀包鎳粉導電及抗氧化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銀包鎳粉的制備方法,要解決鍍液中銀離子濃度高制得的銀包鎳粉銀層不夠致密,導電性及抗氧化性能差、銀導電材料的遷移易出現短路等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銀包鎳粉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取鎳粉,用質量濃度為5%的稀硫酸浸洗10-30分鐘至除去鎳粉表面的氧化物,再用水洗至中性;
步驟二,將步驟一所得鎳粉用水按液固比1:2-1:20,加入絡合劑、穩定劑,充分攪拌,配制成懸浮液,即鍍液;
步驟三,將硝酸銀加入水中溶解,同時加入絡合劑,配制成質量分數為5%-20%的硝酸銀溶液,即主鹽溶液;
步驟三中的絡合劑用量為步驟二中的絡合劑質量的10%-1000%。
步驟四,將還原劑加入水中溶解,配制成質量分數為5%-20%的還原劑溶液;
步驟五,以一定時間恒定的速度將還原劑溶液和主鹽溶液加入鍍液中,同時鍍液處于攪拌狀態;
還原劑溶液和主鹽溶液加入時間為20min-300min;
步驟六,反應完成后將所得的銀包鎳粉洗滌烘干,即得產品銀包鎳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云天化瀚恩新材料開發有限公司,未經重慶云天化瀚恩新材料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8816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