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煙用爆珠內含物的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88075.0 | 申請日: | 2020-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635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艾丹;邱建華;尹獻忠;王紅霞;趙志偉;宋金勇;郝輝;馮穎杰;張孟偉;胡少東;付瑜鋒;陳謙;黃沛;陳洋;何靜宇;李倩;張小娜;高桂園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G01N30/06;G01N30/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曾晨;王立民 |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煙用爆珠 內含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煙用爆珠內含物的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帶有爆珠的濾嘴中的爆珠擠破,并在濾嘴上滴加內標溶液;將濾嘴置于兩端分別設有進口和出口的封閉管內,通過封閉管的出口對封閉管進行抽氣操作,并通過吸附管采集抽出的爆珠釋放物;對吸附管進行熱脫附處理,采集脫附氣;對脫附氣進行GC?MS分析。本公開的煙用爆珠內含物的檢測方法以熱脫附的方式獲得爆珠內含物,前處理簡單、快速,可有效反映爆珠在卷煙抽吸過程中釋放情況,具有較高的準確度和靈敏度,適合用于煙用爆珠內含物釋放量的檢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卷煙性能檢測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煙用爆珠內含物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卷煙加香能襯托、增補卷煙香氣,改善吃味,去除和掩蓋雜氣,減少刺激性,還可賦予卷煙產品優美的特征香味,突出卷煙產品風格特征,是卷煙產品的重要核心技術之一。爆珠加香因其新穎的加香方式廣受消費者喜愛,在卷煙中得到了應用廣泛。
煙用爆珠是將香味內含物包裹在一個密閉的膠囊而形成的包裹物。當抽吸卷煙時,捏破爆珠,爆珠內含物進入主流煙氣。煙用爆珠包含多種低沸點、易揮發的香味成分,可以起到增香及強化卷煙的特性的作用,還有利于使消費者獲得更為新鮮、舒適的體驗。
近年來,對煙用爆珠的相關研究越來越多,但多數只針對爆珠樣品進行定性定量分析,而對爆珠在卷煙抽吸環境中的釋放行為的研究較少。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可方便有效地檢測煙用爆珠在卷煙抽吸環境中的釋放行為的方法成為本領域亟需解決的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方便有效地檢測煙用爆珠在卷煙抽吸環境中的釋放行為的煙用爆珠內含物的檢測方法的新技術方案。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煙用爆珠內含物的檢測方法。
該煙用爆珠內含物的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將帶有爆珠的濾嘴中的爆珠擠破,并在濾嘴上滴加內標溶液;
步驟(2):將濾嘴置于兩端分別設有進口和出口的封閉管內,通過封閉管的出口對封閉管進行抽氣操作,并通過吸附管采集抽出的爆珠釋放物,其中,進入封閉管的進口的氣流的流量為30mL/min-40mL/min,氣流的溫度為40℃,抽氣操作的抽氣時間為5min-7min;
步驟(3):對吸附管進行熱脫附處理,采集脫附氣;
步驟(4):對脫附氣進行GC-MS分析,其中,氣相色譜條件如下:進樣口溫度為280℃,載氣為He,流速為1mL/min,進樣量為1μL,在40℃保持下3min后以4℃/min升到280℃并在280℃下保持20min;質譜條件如下:離子源溫度為230℃,電離能量為70eV,傳輸線溫度為250℃,四極桿溫度為150℃,掃描范圍為50amu-350amu,溶劑延遲為7min。
可選的,所述步驟(1)中的內標溶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稱取0.500g乙酸苯乙酯內標物于500mL容量瓶中,用二氯甲烷定容,配制濃度為1.0mg/mL的內標儲備液,取內標儲備液用二氯甲烷稀釋,配制得到需求濃度的內標溶液。
可選的,所述步驟(1)中在濾嘴上滴加100μL濃度為500μg/L的內標溶液。
可選的,所述步驟(2)中進入封閉管的進口的氣流的流量為35mL/min,抽氣操作的抽氣時間為6min。
可選的,所述步驟(2)中的吸附管為Tenax-TA采樣管。
可選的,所述步驟(2)中的Tenax-TA采樣管進行采樣前進行活化操作,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采用熱脫附儀在300℃條件下老化2h,氦氣流速為50ml/min,活化30min,然后隔絕空氣,密封保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8807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