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循環推進方法及推進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87823.3 | 申請日: | 2020-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9115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林榮炎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航推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G1/40 | 分類號: | B64G1/40;F02K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艷麗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循環 推進 方法 裝置 | ||
1.一種內循環推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流體工質,將所述流體工質分為第一工質和第二工質;
提供封閉環境,所述封閉環境內部裝有所述流體工質,將所述第一工質沿第一方向噴入所述封閉環境中形成推進流體;
將所述第二工質分成多個噴射流,多個所述噴射流圍繞所述推進流體,并以與所述推進流體相互垂直的方向噴向所述推進流體形成剎流流體;
所述剎流流體加強所述推進流體在所述封閉環境的流體工質中前進的摩擦力,將所述推進流體制動,所述推進流體動能與動量減少,所述動能轉化為熱能并通過導熱裝置排出外部環境,所述動量減少形成動量差,產生一個反向沖量,形成一個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反向推力;
將所述第一工質和所述第二工質混合形成的所述流體工質回收,在外部動力作用下,形成所述流體工質的噴射循環,實現持續推進。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循環推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將所述第一工質和所述第二工質混合形成的所述流體工質回收,在外部動力作用下,形成所述流體工質的噴射循環,實現持續推進中,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所述第一工質和所述第二工質混合形成的所述流體工質;
降低所述流體工質的溫度,將所述剎流流體與所述推進流體摩擦產生的熱量排出;
回收降低溫度的所述流體工質;
在外部動力作用下,形成所述流體工質的噴射循環,實現持續推進。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循環推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在外部動力作用下,形成所述流體工質的噴射循環,實現持續推進中,具體包括:提供推進組件和剎流組件,所述推進組件和所述剎流組件驅動所述流體工質的噴射循環,實現持續推進。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循環推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提供流體工質,將所述流體工質分為第一工質和第二工質之后,還包括以下步驟:對所述第一工質和所述第二工質加壓。
5.一種推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封閉容器,用于裝入流體工質;
推進組件,用于驅動部分所述流體工質沿第一方向噴入所述封閉容器形成推進流體;
剎流組件,用于驅動部分所述流體工質分成的多個噴射流圍繞所述推進流體,且使多個所述噴射流噴向所述推進流體形成剎流流體。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推進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監控組件,所述監控組件用于監控所述推進流體的流速、所述推進流體的溫度、所述推進流體的粘度、所述剎流流體的流速、所述剎流流體的溫度和所述剎流流體的粘度。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推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進組件包括第一驅動器、推進噴嘴和推進管路,所述推進管路連通所述封閉容器和所述推進噴嘴,所述第一驅動器用于將所述封閉容器中的所述流體工質輸送至所述推進噴嘴以噴出;
所述剎流組件包括第二驅動器、多個剎流噴嘴和剎流管路,多個所述剎流噴嘴圍繞所述剎流流體的噴射方向設置,所述剎流管路連通所述封閉容器和多個所述剎流噴嘴,所述第二驅動器用于將所述封閉容器中的所述流體工質輸送至多個所述剎流噴嘴。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推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進噴嘴的噴射方向與所述剎流噴嘴的噴射方向垂直。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推進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降溫組件,所述降溫組件用于降低所述封閉容器中所述流體工質的溫度。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推進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溫差發電器,所述溫差發電器與所述降溫組件連接,并用于發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航推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航推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8782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