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清淤機器人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85004.5 | 申請日: | 2020-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543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少南;劉帥;關雪丹;吳玉;李萬連;鄧志燕;陳國棟;李兵;余冰;王雪竹;劉蕾;權子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F5/28 | 分類號: | E02F5/28;B02C18/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 地址: | 518048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上步中路***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清淤 機器人 | ||
1.一種清淤機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履帶底盤(10);
入料組件(20),所述入料組件(20)設置在所述履帶底盤(10)上,所述入料組件(20)用于收集混合物垃圾,并將收集的混合物垃圾進行切割;
粉碎組件(30),所述粉碎組件(30)設置在所述履帶底盤(10)上,所述粉碎組件(30)與所述入料組件(20)連接,用于將切割后的混合物垃圾進行粉碎;
吸附組件(40),所述吸附組件(40)設置在所述履帶底盤(10)上,所述吸附組件(40)與所述粉碎組件(30)連接,用于將粉碎后的混合物垃圾排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組件(20)包括出料端(201)、入料斗(202)、轉動軸(203)、螺旋葉片(204)、第一液壓馬達(205)以及傳動件;
所述入料斗(202)固定在所述履帶底盤(10)上的底盤(102)上的連接架(1021)上,所述出料端(201)設置在所述入料斗(202)開口側的另一側,所述出料端(201)與所述粉碎組件(30)上的進料口(301)連通;
所述轉動軸(203)設置在所述入料斗(202)內,所述螺旋葉片(204)設置在所述轉動軸(203)上,所述第一液壓馬達(205)固定在所述入料斗(202)外側,所述第一液壓馬達(205)的輸出軸通過所述傳動件與所述轉動軸(203)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清淤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組件(20)還包括俯仰液壓缸(209),所述俯仰液壓缸(209)固定在所述連接架(1021)上,所述俯仰液壓缸(209)的伸縮端與所述入料斗(202)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清淤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組件(20)還包括防護條(2010),所述防護條(2010)設置在所述入料斗(202)開口側的上邊緣。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清淤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組件(20)還包括保護罩(2011),所述保護罩(2011)設置在所述入料斗(202)的外側,所述傳動件位于所述保護罩(2011)內,所述第一液壓馬達(205)的輸出軸穿過所述保護罩(2011)與所述傳動件連接,所述轉動軸(203)朝向所述保護罩(2011)的一端穿過所述入料斗(202)后與所述傳動件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清淤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葉片(204)為雙螺旋葉片。
7.根據權利要求2或6所述的清淤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葉片(204)的周向上設置有鋸齒部(2041)。
8.根據權利要求2-6任意一項所述的清淤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斗(202)和所述螺旋葉片(204)上均設置有防腐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8500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環保垃圾分類裝置
- 下一篇:一種測量超導單元傳輸交流損耗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