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海洋能的組合式旋筒風帆裝置及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84032.5 | 申請日: | 2020-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069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邁;高華喜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H9/10 | 分類號: | B63H9/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劉寧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海洋 組合式 風帆 裝置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海洋能的組合式旋筒風帆裝置,包括支撐組件、風帆組件、第一銷接組件和收納組件,所述風帆組件安裝在支撐組件的上部,所述第一銷接組件和收納組件均安裝在風帆組件的側部,所述風帆組件包括圓柱風帆和圓臺風帆,所述第一銷接組件包括第一銷座和第一銷軸,所述收納組件包括電動推桿、滑動組件和第二銷接組件,所述支撐組件包括固定板、支撐板、支撐軸和動力組件。本發明可以解決現有的旋筒風帆裝置在對海洋能利用時,海洋能接觸面固定,不能提高海洋能利用率的操作的難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旋筒風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海洋能的組合式旋筒風帆裝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經濟快速增長,全球貿易也在不斷提速。在國際貿易中,約90%的貨物是通過海上運輸實現,因海上運輸具有成本低、運量大等顯著優勢。但不容忽視的是,海上運輸所帶來的CO2排放正在不斷地影響著全球氣候。自1980年航運危機之后的30年間,全球范圍內CO2排放總量和船舶排放總量均有所提升,特別是在1979年~2009年間,船舶排放總量翻了一番,在2007年,船舶CO2排放總量占了全球排放總量的3%。在此大背景下,全球針對船舶環保的標準在不斷提升,相關的法律法規也在不斷完善,加之國際油價持續上揚,運輸成本日益增加。對于船舶公司而言,無論是從外部要求還是內部壓力來看,船舶節能減排勢在必行。關于大型船舶尋求節能減排的途徑,一方面是對船型、發動機性能的優化和提升等,另一方面是加強對太陽能、風能等各種清潔能源的混合利用。太陽能的轉化率低,受光照強度影響大且需大面積鋪裝,從海上特點及船舶的結構,不適宜在船舶行業推廣。而風能具有分布廣泛,資源充足等特點,更加適宜船舶使用。因此目前在船舶行業中,對風能的研究利用最為豐富。風能裝置主要可分為傳統翼型帆、天帆、walker帆及旋筒風帆等。
旋筒風帆作為常用風能裝置,在使用時,可以減少能源的消耗,但是現有的旋筒風帆在使用后不能提高較好提高海洋能的使用效率,與海洋能接觸面小,不能擴大與海洋能的接觸面積,在使用時穩定性不佳,安全性能不高,不利于長久使用。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可以解決現有的旋筒風帆裝置在對海洋能利用時,與海洋能的接觸面有限,利用率低,不能對帆板進行收納,安裝后穩定性不高的操作的難題。
(二)技術方案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海洋能的組合式旋筒風帆裝置,包括支撐組件、風帆組件、第一銷接組件和收納組件,所述風帆組件安裝在支撐組件的上部,所述第一銷接組件和收納組件均安裝在風帆組件的側部,其中:
所述風帆組件包括圓柱風帆和圓臺風帆,所述圓柱風帆通過導向組件滑動安裝在圓臺風帆內,所述圓臺風帆的側壁上通過第一銷接組件轉動安裝有帆板,所述帆板的一側與收納組件固定連接,所述圓柱風帆的側部開設有與帆板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圓臺風帆固定安裝在支撐組件的上部,具體工作時,通過圓臺風帆的使用,在組裝過程中先將圓臺風帆固定,然后通過滑槽和滑塊的配合使用,可以簡單方便的將圓柱風帆安裝在圓臺風帆內,可以有效的提高圓柱風帆的穩定性,并通過滑塊與滑槽的配合,圓柱風帆只能在圓臺風帆內上下移動,從而在支撐板旋轉時圓臺風帆和圓柱風帆可以保持一致;
所述第一銷接組件包括第一銷座和第一銷軸,所述第一銷座的兩側均開設有第一銷孔,所述第一銷軸轉動插接在第一銷孔內,所述第一銷軸的側壁上通過第一連接桿與帆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銷座通過螺栓安裝在凹槽內,具體工作時,通過第一銷接組件的使用,可以使電動推桿在工作時,可以推動帆板,使帆板以第一銷軸為中心點轉動,從而可以將帆板從凹槽中推出,以及將帆板收納在凹槽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大學,未經浙江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8403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