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投屏的解碼方法、設備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83851.8 | 申請日: | 2020-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721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6 |
| 發明(設計)人: | 魏志遠;陳錫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樂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19/102 | 分類號: | H04N19/102;H04N19/42;H04N21/4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解碼 方法 設備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投屏的解碼方法、設備及系統,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接收需投屏數據的第一幀數據幀;對第一幀數據幀進行解碼輸出;將第一幀數據發送給解碼器;繼續接收需投屏數據的數據幀并對數據進行硬件解碼。通過將需投屏數據分成兩部分來處理,第一部分為數據的第一幀即I幀,第二部分為完整的數據,第一幀I幀數據保留了畫面的完整畫面,先對其進行解碼輸出,減小投屏延時;利用硬件解碼方式對第二部分數據進行解碼輸出,保證了解碼設備具備流暢播放高清視頻的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投屏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基于投屏的解碼方法、設備及系統。
背景技術
無線投屏技術即將需投屏的前端設備的畫面投放到被投屏終端設備中進行顯示的技術。一般情況下,前端設備為小屏設備,終端設備為相對較大的大屏設備。不管是生活娛樂,還是辦公會議,投屏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人們對投影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譬如,對其穩定性和快捷性等。以生活娛樂為例,在進行短視頻或者圖片鏡像投屏時,畫面的投屏上屏速度直接影響到客戶的體驗感,畫面投屏上屏速度越快,客戶的體驗感越佳;反之,投屏延遲時間越長,客戶體驗感越差。投屏上屏速度在各個環節都會引入,譬如視頻解碼環節?,F有投屏技術其在硬件解碼環節,硬件解碼器一般緩存3到8幀數據,緩存3到8幀數據后解碼器才會輸出第一幀畫面。以安卓的硬件編解碼工具mediacodec為例進行說明,在使用mediacodec時,在數據流提取工具dequeueInputBuffer空出來緩存buffer后,輸入h264編碼數據,dequeueInputBuffer輸出顏色編碼yuv數據交給渲染模塊來渲染,解碼器使用結束時,通過發送一流結束標識eos(end of stream)給解碼器,此時,編碼器輸出緩沖中已經解碼出來的數據。采樣上述解碼方法,硬件解碼器緩存3到8幀數據后接收流結束標識才進行編碼輸出,按每秒25幀計算,一般一幀視頻幀大概需要花費40ms,即解碼器引入的上屏延遲最高可達320ms,延遲時間較長,這對鏡像投屏的上屏影響還是非常大的,給用戶的感覺就是黑屏一段時間后才顯示畫面,用戶體驗很差。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解碼器解碼引入的上屏延遲導致黑屏一段時間后才顯示畫面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投屏的解碼方法、設備及系統,其可實現投屏時快速上屏出畫,縮短了延遲,提高了客戶的體驗感。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基于投屏的解碼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接收需投屏數據的第一幀數據幀;
B、對第一幀數據幀進行解碼輸出;
C、將第一幀數據發送給解碼器;
D、繼續接收需投屏數據的數據幀并對數據進行硬件解碼。
圖像在編碼時,以I幀開始,以I幀結束,I幀即關鍵幀,其包含了圖像的完整畫面。以H264編碼數據為例,H264是新一代的編碼標準,以高壓縮高質量和支持多種網絡的流媒體傳輸著稱。在H264中圖像以序列為單位進行組織,一個序列是一段圖像編碼后的數據流,以I幀開始,到下一個I幀結束。其包括I幀、P幀、B幀。I幀表示關鍵幀。P幀表示的是這一幀跟之前的一個關鍵幀或P幀的差別,解碼時需要用之前緩存的畫面疊加上本幀定義的差別,生成最終畫面。B幀是雙向差別幀,也就是B幀記錄的是本幀與前后幀的差別。本方案的方法基于第一幀數據幀即I幀,在接收到第一幀數據時立即對其進行解碼,輸出第一幀完整信息的圖像并投屏;上述步驟可采用硬件或軟件解碼方式,采用硬件解碼方式可減小CPU的工作負荷,使投屏終端具備流暢播放高清視頻的能力,故除第一幀后的數據幀全部采用硬件解碼方式。第一幀數據解碼輸出后,再將第一幀數據幀給解碼器,接下繼續接收數據幀,按照現有方法硬件解碼輸出投屏即可。采用該方法,同樣按每秒25幀計算,圖像的第一幀I幀數據解碼輸出投屏事件至少可縮短至40ms,大大縮減了硬件解碼引入的延時時間,投屏時可快速上屏出畫,不會產生黑屏后才顯示,大大提高了客戶的體驗感。
一種基于投屏的解碼設備,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樂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樂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8385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