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工業氣溶膠PM2.5超凈排放終端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83605.2 | 申請日: | 2020-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561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邵建人;印朝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烯電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3C3/017 | 分類號: | B03C3/017;B03C3/014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黃行軍 |
| 地址: | 050035 河北省石家莊市高新區***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業 氣溶膠 pm2 排放 終端 工藝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工業氣溶膠PM2.5超凈排放終端工藝,屬于大氣污染控制工程領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準備工業氣溶膠PM2.5超凈排放終端處理系統;2)經脫硫塔脫硫后的煙氣通過管道進入噴淋調質裝置中,經噴淋,小分子水浸潤了脫硫塔送入的煙氣中的氣溶膠微粒;該氣溶膠微粒被小分子水浸潤后具有導電性;3)經噴淋調質裝置噴淋調質后的氣溶膠氣體通過管道進入氣溶膠捕獲裝置中,被小分子水浸潤的氣溶膠粒子全部荷電,荷電后的氣溶膠粒子受到電場力的作用,聚集在氣溶膠捕獲裝置的集塵板而捕獲;4)經氣溶膠捕獲裝置捕獲氣溶膠微粒后的氣體由引風機將氣體導入煙囪排放。該工藝具有成本低、節能、高效的特點,可達到PM2.5超凈排放標準且不產生煙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工業氣溶膠PM2.5超凈排放終端工藝,屬于大氣污染控制工程領域。
背景技術
煙羽的本質是霧,沒有凝結核的水蒸氣形成不了霧。
如果僅排放水蒸氣而沒有PM2.5充當凝結核,即便是寒冷的冬天也看不見煙羽。無色透明水蒸氣排放后立即溶解到空氣中了,所以脫白就是脫氣溶膠。
為什么傳統工藝對超細顆粒物PM2.5難以脫除呢?
PM2.5顆粒的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而比電阻卻很大,在電除塵設備中無法荷電捕獲。
為了捕獲煙氣氣溶膠,就必須降低煙氣比電阻。
為此,華中科技大學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采取添加“團聚劑”的方法(專利申請號201710281732.6)使氣溶膠PM2.5團聚而達到減排的目的。這種添加團聚劑的方法不僅增加了企業的減排成本,還無端添加了新的污染物,故難以推廣。
破解工業氣溶膠PM2.5的減排難題,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業氣溶膠PM2.5超凈排放終端工藝,該工藝具有成本低、節能、高效的特點,可達到PM2.5超凈排放標準且不產生煙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工業氣溶膠PM2.5超凈排放終端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準備工業氣溶膠PM2.5超凈排放終端處理系統:工業氣溶膠PM2.5超凈排放終端處理系統包括噴淋調質裝置A、小分子水發生裝置C、氣溶膠捕獲裝置D和引風機E,噴淋調質裝置A的煙氣輸入口由管道與脫硫塔B的煙氣輸出端相連通,噴淋調質裝置A內腔的上部設有噴淋頭,噴淋頭由管道與小分子水發生裝置C的輸出口相連通,噴淋調質裝置A的內腔底部排水口由水管與小分子水發生裝置C的輸入口相連通,所述水管上設有水泵;噴淋調質裝置A的煙氣輸出口由管道與氣溶膠捕獲裝置D的輸入口相連通,氣溶膠捕獲裝置D的輸出口由管道與引風機E的輸入口相連通,引風機E的輸出口由管道與煙囪F的輸入口相連通;
2)經脫硫塔B脫硫后的煙氣通過管道進入噴淋調質裝置A中,小分子水發生裝置C產生的小分子水由管道進入噴淋調質裝置A內的噴淋頭,經噴淋,小分子水浸潤了脫硫塔B送入的煙氣中的氣溶膠微粒;該氣溶膠微粒被小分子水浸潤后具有導電性;
3)經噴淋調質裝置A噴淋調質后的氣溶膠氣體通過管道進入氣溶膠捕獲裝置D中,被小分子水浸潤的氣溶膠粒子因水電離產生羥基負離子,使得氣溶膠粒子輕而易舉地全部荷電,荷電后的氣溶膠粒子受到電場力的作用,聚集在氣溶膠捕獲裝置D的集塵板而捕獲;
4)經氣溶膠捕獲裝置D捕獲氣溶膠微粒后的氣體由引風機E將氣體導入煙囪F排放。
所述噴淋調質裝置A底部的水被水泵重新注入小分子水發生裝置C中。
所述氣溶膠捕獲裝置D為電除塵裝置,優選采用高壓靜電除塵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烯電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河北烯電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8360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