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污水廠污泥管道輸送裝置及其操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83492.6 | 申請日: | 2020-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078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陸海;王建輝;林英姿;任賀;閆博佼;王競;陳文洛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建筑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00 | 分類號: | C02F1/00;B01F13/10;F17D1/14;F17D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詢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方亞兵 |
| 地址: | 130118 吉林省***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水 污泥 管道 輸送 裝置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污水廠污泥管道輸送裝置及其操作方法,其裝置包括進料口,所述進料口設于污泥池內且頂端連接有污泥泵;本發明通過第一電機驅動進料口內部對稱設置的轉輥轉動,從而使轉輥上交錯分布的攪碎刀片對吸入的污泥進行預攪碎,進而使進入輸送管內的污泥更為均勻細膩,保證了污泥的正常輸送,通過污泥濃度計檢測污泥的濃度,并在污泥濃度低于閥值時驅動第二水泵將污泥中的水分經排水管排出,以提高污泥濃度,而在污泥高于閥值時驅動第一水泵將水經進水管注入污泥中,以降低污泥濃度,從而始終保持污泥便于輸送的最佳濃度,保證了污泥的輸送效率,且實行管道封閉輸送,既可避免因污泥散漏對環境帶來的污染,又能有效緩解城市交通壓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泥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污水廠污泥管道輸送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城市污水廠每年排放的污泥干重量大約為130~420萬噸,年增長率大于10%,若城市污水全部得到處理,將產生污泥干重量達840萬噸,占我國總固體廢棄物的3.2%,這些污泥若未經妥善處置,將對生態系統和人類活動造成極大威脅,因此,污水廠污泥的處理處置問題日益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對大多數中小型污水廠而言,污泥的處理處置工程投資和運行成本高,其往往難以承擔,因此,對城市或區域內的污泥進行集中處理處置,能有效減輕污水廠在該方面的負擔,并降低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傳統的污泥輸送方式以卡車及駁船運輸為主,但這些輸送方式往往運行費用高,自動化程度及輸送效率低,并且常因污泥散落而嚴重影響城市環境衛生,鑒于傳統輸送方式的弊端,污泥的管道輸送成為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的一種新興輸送手段,而現有的污泥管道輸送裝置大都結構單一,不能對吸入的污泥進行預攪拌處理,導致污泥容易在管道中堵塞,從而影響污泥的正常輸送,且現有的污泥管道輸送裝置不能對管道中的污泥濃度進行調節,導致污泥過度過高或過低都會降低污泥的輸送效率,使用不方便,不便于推廣使用,因此,本發明提出一種污水廠污泥管道輸送裝置及其操作方法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污水廠污泥管道輸送裝置及其操作方法,該一種污水廠污泥管道輸送裝置及其操作方法通過第一電機驅動進料口內部對稱設置的轉輥轉動,從而使轉輥上交錯分布的攪碎刀片對吸入的污泥進行預攪碎,進而使進入輸送管內的污泥更為均勻細膩,避免了出現大塊雜物堵塞管道的問題,保證了污泥的正常輸送。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污水廠污泥管道輸送裝置,包括進料口,所述進料口設于污泥池內且頂端連接有污泥泵,所述進料口內對稱設有通過第一電機驅動旋轉的轉輥,所述轉輥上交錯分布有攪碎刀片,所述污泥泵頂端連接有進料管,所述進料管頂端呈九十度彎曲并連接有輸送管,所述輸送管設有多組且遠離污泥泵的一端連接有卸料管,所述卸料管的底端位于處理池內,所述進料管靠近輸送管一側的上下兩端分別連接有進水管和排水管,所述進水管的頂端通過第一水泵連接有進水口,所述排水管的底端通過第二水泵連接有排水口,所述進料管上遠離第二水泵的一側安裝有污泥濃度計,所述輸送管通過支架固定支撐于地面上。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進水管和排水管位于進料管內部的一端均設有過濾網,所述進水管、排水管和進料管上均安裝有控制閥門。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轉輥靠近第一電機的一端均通過軸承貫穿進料口連接有從動齒輪,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與從動齒輪嚙合的主動齒輪,所述進料口底端的四角位置均固定有支撐腿。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卸料管內部設有通過第二電機驅動旋轉的螺旋攪拌軸,所述卸料管外側通過對稱分布的連接桿固定于處理池內壁。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支架兩側均螺紋貫穿有通過轉盤驅動旋轉的螺桿,所述螺桿遠離轉盤的一端軸承連接有弧形夾塊,所述弧形夾塊靠近轉盤的一側對稱固定有與支架滑動連接的滑桿。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進料管、輸送管和卸料管之間通過螺栓密封連接,所述進料管和輸送管靠近處理池的一端均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卸料管和輸送管靠近污泥池的一端均開設有與密封圈匹配的密封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建筑大學,未經吉林建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8349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