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層瓦楞復合紙板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83101.0 | 申請日: | 2020-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193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9 |
| 發明(設計)人: | 顏孝儒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華佳紙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29/00 | 分類號: | B32B29/00;B32B29/08;B32B15/04;B32B15/20;B32B3/08;B32B3/24;B32B5/02;B32B33/00;D21H27/10;D21H27/38;D21H27/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智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 地址: | 215155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層 瓦楞 復合 紙板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層瓦楞復合紙板,包括第一外封板、第一瓦楞紙層、第一隔板和第二瓦楞紙層,所述第一外封板的頂端設置有第一瓦楞紙層,且第一外封板和第一瓦楞紙層之間設置有防潮結構,所述第一瓦楞紙層的頂端設置有第一隔板。本發明通過加固條在第一瓦楞紙層和第二瓦楞紙層的凹槽內部呈等間距分布,且第一瓦楞紙層和第二瓦楞紙層的縱橫交錯狀設置,能夠有效的增加了雙層瓦楞復合紙板的支撐強度和韌性,且干燥粉劑被纖維網罩封蓋在第一外封板、第二外封板和第一瓦楞紙層、第二瓦楞紙層之間,能夠對侵入的水分進行吸收,避免潮濕的水汽侵入到雙層瓦楞復合紙板的內部,從而使雙層瓦楞復合紙板具有防潮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瓦楞紙板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雙層瓦楞復合紙板。
背景技術
雙層瓦楞復合紙板是一種由兩層瓦楞紙板粘合而成的紙板,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能抵受搬運過程中的碰撞和摔跌,是常見的包裝材料,現需要一種雙層瓦楞復合紙板,但是現有的雙層瓦楞復合紙板存在很多問題或缺陷:
傳統的雙層瓦楞復合紙板在實際使用中,當雙層瓦楞復合紙板受到水汽侵蝕時,易出現塌陷、腐爛的現象,使雙層瓦楞復合紙板的防潮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層瓦楞復合紙板,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雙層瓦楞復合紙板防潮效果不佳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雙層瓦楞復合紙板,包括第一外封板、第一瓦楞紙層、第一隔板和第二瓦楞紙層,所述第一外封板的頂端設置有第一瓦楞紙層,且第一外封板和第一瓦楞紙層之間設置有防潮結構,所述防潮結構包括加固條、干燥粉劑以及纖維網罩,所述加固條設置于第一瓦楞紙層底端的凹槽內部,所述加固條的底端設置有干燥粉劑,所述干燥粉劑的底端設置有纖維網罩,所述第一瓦楞紙層的頂端設置有第一隔板,且第一隔板的頂端設置有保溫結構,所述保溫結構的頂端設置有第二隔板,且第二隔板的頂端設置有第二瓦楞紙層,所述第二瓦楞紙層的頂端設置有第二外封板,所述第一外封板和第二外封板的外側壁上均設置有防護結構。
優選的,所述加固條設置有若干個,且加固條在第一瓦楞紙層的底端呈等間距分布。
優選的,所述保溫結構包括保溫棉、通孔以及橡膠塊,所述保溫棉設置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間,所述保溫棉的內部設置有通孔,且通孔的內部設置有橡膠塊。
優選的,所述保溫棉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間呈均勻分布,所述通孔設置有若干個,且通孔在保溫棉的內部呈蜂窩狀分布。
優選的,所述防護結構包括鋁膜層、顆粒涂層以及封邊塑料膜,所述鋁膜層固定連接于第一外封板和第二外封板的外側壁上,所述鋁膜層的外側壁上設置有顆粒涂層,所述鋁膜層的兩側均設置有封邊塑料膜。
優選的,所述顆粒涂層在鋁膜層的外側壁上呈均勻分布,所述封邊塑料膜在鋁膜層的兩側呈對稱設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加固條在第一瓦楞紙層和第二瓦楞紙層的凹槽內部呈等間距分布,且第一瓦楞紙層和第二瓦楞紙層的縱橫交錯狀設置,能夠有效的增加了雙層瓦楞復合紙板的支撐強度和韌性,且干燥粉劑被纖維網罩封蓋在第一外封板、第二外封板和第一瓦楞紙層、第二瓦楞紙層之間,能夠對侵入的水分進行吸收,避免潮濕的水汽侵入到雙層瓦楞復合紙板的內部,從而使雙層瓦楞復合紙板具有防潮功能;
(2)通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間均勻設置有保溫棉,能夠阻擋和隔斷溫度的傳遞,實現了隔熱保溫的功能,且通孔和橡膠塊在保溫棉的內部呈蜂窩狀分布,提高了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支撐強度,避免了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間呈凹陷的現象,從而使雙層瓦楞復合紙板具有隔熱保溫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華佳紙制品有限公司,未經蘇州華佳紙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831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