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特別的針織布上色用原料混合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80131.6 | 申請日: | 2020-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194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9 |
| 發明(設計)人: | 申紅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州市友成染整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7/16 | 分類號: | B01F7/16;B01F7/18;B01F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5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別的 針織 上色 原料 混合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特別的針織布上色用原料混合裝置,包括底板,所述攪拌箱的內部從左至右依次轉動安裝有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所述軸承焊接在攪拌箱的頂部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上端均穿過軸承的內環分別與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的輸出軸的下端轉動連接,所述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的外壁分別焊接有第一槳葉和第二槳葉,所述攪拌箱的開設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的內部塞有橡膠塞,所述攪拌箱的底部安裝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外壁開設有外螺紋,所述出料管的外部通過螺紋連接套裝有螺紋蓋,所述底板的上方放置有接料槽。本發明使得原料間充分碰撞,攪拌效率高,混料效果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合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特別的針織布上色用原料混合裝置。
背景技術
針織布即是利用織針將紗線彎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織物,分經編針織布和緯編針織布。針織面料具有質地柔軟、吸濕透氣、排汗保暖等特性,大多具有優良的彈性與延伸性。相對梭織布它具有產量高,適合小批量生產的特點。針織服飾穿著舒適、貼身和體、無拘緊感、能充分體現人體曲線。
現如今針織布深受人們的喜愛,在針織布生產時,需要對其進行上色,在上色前需要對原料進行混料,但傳統的原料混料裝置,通常是通過一個攪拌軸帶動槳葉旋轉,對原料進行攪拌混料,混料效率低,混料效果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特別的針織布上色用原料混合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傳統的原料混料裝置,通常是通過一個攪拌軸帶動槳葉旋轉,對原料進行攪拌混料,混料效率低,混料效果差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特別的針織布上色用原料混合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通過支架焊接有攪拌箱,所述攪拌箱的頂部的左右兩側分別固定安裝有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所述攪拌箱的內部從左至右依次轉動安裝有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所述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的外壁均與軸承的內環內壁焊接,所述軸承焊接在攪拌箱的頂部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上端均穿過軸承的內環分別與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的輸出軸的下端轉動連接,所述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的外壁分別焊接有第一槳葉和第二槳葉,所述攪拌箱的開設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的內部塞有橡膠塞,所述攪拌箱的底部安裝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外壁開設有外螺紋,所述出料管的外部通過螺紋連接套裝有螺紋蓋,所述底板的上方放置有接料槽。
優選的,所述第一槳葉和第二槳葉均至少等距設有七個。
其中,上下兩個所述第一槳葉為長短交錯設置,上下兩個所述第二槳葉為長短交錯設置。
其中,相鄰的所述第一槳葉和第二槳葉為上下交錯設置。
其中,所述攪拌箱的內部底部為弧形凹槽設置。
其中,所述螺紋蓋的下端面的中部焊接有圓桿,所述圓桿的底部焊接有橫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使得原料間充分碰撞,攪拌效率高,混料效果好。本發明中由于第一槳葉和第二槳葉的共同作用,大大提高了攪拌效率和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3為本發明中螺紋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底板、2、支架、3、攪拌箱、4、第一電機、5、第二電機、6、第一轉軸、7、第二轉軸、8、軸承、9、第一槳葉、10、第二槳葉、11、加料口、12、橡膠塞、13、出料管、14、螺紋蓋、15、接料槽、16、圓桿、17、橫桿。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州市友成染整有限公司,未經泰州市友成染整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8013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