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開合屋蓋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79658.7 | 申請日: | 2020-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593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明(設計)人: | 齊麟;李苓通;解鎮州;潘慧;黃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民航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B7/16 | 分類號: | E04B7/1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蘭 |
| 地址: | 300300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開合屋蓋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開合屋蓋結構,該結構由分別鉸接在矩形建筑物的兩個短邊側支承墻頂壁上的圓柱體軸承,兩塊矩形屋蓋結構相同,左側的矩形屋蓋的左側底壁以及右側的矩形屋蓋的右側底壁分別與對應側的圓柱體軸承固定相連;在每一個矩形屋蓋內沿平行于建筑物長邊的方向設置有多根梁,在位于每根梁正下方的短邊側支承墻內均沿豎直方向設置有支承柱,每根梁上均連接有預埋件,預埋件均與垂直拉索的上端固定相連;全部的垂直拉索的下端分別和驅動裝置固定相連,驅動裝置和控制器相連。本發明開合屋蓋結構豎向旋轉,開啟率高,空間利用率好;利用杠桿原理,為屋蓋的開合提供合適的驅動系統,構造合理、設計和施工簡單,開合過程安全可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開合屋蓋,特別涉及一種基于杠桿原理的豎向旋轉式開合屋蓋結構。
背景技術
開合屋蓋提高了空間利用率,屋蓋的開合方式與建筑方案及使用功能緊密結合,開合的方式也在不斷豐富,有平行移動式、空間移動式、繞豎軸旋轉式、繞水平軸旋轉式、組合式、折疊膜式、可展桁架+柔性屋面材料式等。目前國內外使用最多的是水平移動式,這種形式將屋蓋分為固定部分和活動部分,注重建筑的安全性,同時也有開啟率較低、需要額外搭建臺車和軌道系統等問題。另外,以繞水平軸旋轉的豎向旋轉式作為開合方式在空間利用率上較高,但是很多建筑在設計時,屋蓋邊緣直接與外圍支承墻相連,沒有伸出的外沿,因此不可避免的具有以下缺點:
(1)缺乏合適的驅動系統,進一步導致屋蓋的開合不易控制;
(2)僅適用于跨度較小的中小型建筑;
(3)由于立起的屋蓋擋住陽光,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該形式的開啟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開啟率更大、空間利用率更高、安全性更好的開合屋蓋結構。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開合屋蓋結構,包括分別鉸接在矩形建筑物的兩個短邊側支承墻頂壁上的圓柱體軸承,兩塊矩形屋蓋結構相同,左側的矩形屋蓋的左側底壁以及右側的矩形屋蓋的右側底壁分別與對應側的圓柱體軸承固定相連,兩塊矩形屋蓋完全閉合時,左側的矩形屋蓋的右壁以及右側的矩形屋蓋的左壁緊密的貼合在一起,形成一塊水平方向的整體屋蓋;
在每一個所述的矩形屋蓋內沿平行于建筑物長邊的方向前后等距間隔設置有多根梁,在位于每根梁正下方的短邊側支承墻內均沿豎直方向設置有支承柱,在位于每一根支承柱外側的每根梁上均連接有一個預埋件,每一個預埋件均與一根垂直拉索的上端固定相連,左側的全部的垂直拉索的下端以及右側的全部的垂直拉索的下端分別和驅動裝置固定相連,左側的垂直拉索以及右側的垂直拉索在驅動裝置的帶動下能夠帶動矩形屋蓋開合,所述的驅動裝置和控制器相連,所述的控制器用于向驅動裝置輸出驅動信號以及速度控制信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建筑物的支承柱子內移,使屋蓋邊緣與支承結構有一定距離,以屋蓋包括其內部梁為杠桿,以支承墻包括其內部的支承柱頂部為支點,利用杠桿原理,設置在梁外端點的拉索不僅為豎向旋轉式的開合屋蓋提供了合適的驅動系統,而且在屋蓋閉合狀態時提高其承載能力,保證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2.通過鉸接將屋蓋與建筑支承結構相連,不用搭建臺車和軌道,施工更加方便。
3.該豎向旋轉式的開合屋蓋結構,在開啟狀態時,屋蓋向上豎起,保證室內環境與室外環境充分連通,使得開啟率高,空間利用率好。
4.驅動裝置和控制器通過拉索實現對屋蓋開合速度的控制,使整個開合過程更加可控、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開合屋蓋結構的立體圖;
圖2為圖1所示的結構完全開啟時主視圖;
圖3為圖1所示的結構完全閉合時主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民航大學,未經中國民航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7965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