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子交聯增強的PE薄膜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2011477975.5 | 申請日: | 2020-12-15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719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30 |
發明(設計)人: | 陳德元;楊偉;劉金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陰升輝包裝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32B27/32 | 分類號: | B32B27/32;B32B27/06;B32B27/08;B32B33/00;B65D65/40;B29D7/01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 31271 | 代理人: | 吳磊 |
地址: | 214411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子 交聯 增強 pe 薄膜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電子交聯增強的PE薄膜,其特征在于,從上至下依次為:耐熱層、第一交聯層、第二交聯層、第三交聯層、第四交聯層、第五交聯層、第六交聯層、第七交聯層、復合層;
所述耐熱層材質為HDPE,層厚為10-30%;所述第一交聯層材質為LDPE,層厚為5-25%;所述第二交聯層材質為LDPE,層厚為5-25%;所述第三交聯層材質為LDPE,層厚為5-25%;所述第四交聯層材質為LDPE,層厚為5-25%;所述第五交聯層材質為LDPE,層厚為5-25%;所述第六交聯層材質為LDPE,層厚為5-25%;所述第七交聯層材質為LDPE,層厚為5-25%;所述復合層材質為質量比為3:2的LLDPE和LDPE的混合物,層厚為10-2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交聯增強的PE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熱層的層厚為15-25%;所述第一交聯層的層厚為8-10%;所述第二交聯層的層厚為8-11%;所述第三交聯層的層厚為8-11%;所述第四交聯層的層厚為8-11%;所述第五交聯層的層厚為7-11%;所述第六交聯層的層厚為8-11%;所述第七交聯層的層厚為8-10%;所述復合層材質的層厚為10-19%。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交聯增強的PE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熱層的層厚為25%;所述第一交聯層的層厚為10%;所述第二交聯層的層厚為10%;所述第三交聯層的層厚為10%;所述第四交聯層的層厚為8%;所述第五交聯層的層厚為7%;所述第六交聯層的層厚為10%;所述第七交聯層的層厚為10%;所述復合層材質的層厚為10%。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交聯增強的PE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熱層的層厚為25%;所述第一交聯層的層厚為8%;所述第二交聯層的層厚為8%;所述第三交聯層的層厚為8%;所述第四交聯層的層厚為8%;所述第五交聯層的層厚為8%;所述第六交聯層的層厚為8%;所述第七交聯層的層厚為8%;所述復合層材質的層厚為19%。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交聯增強的PE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熱層的層厚為20%;所述第一交聯層的層厚為10%;所述第二交聯層的層厚為10%;所述第三交聯層的層厚為10%;所述第四交聯層的層厚為10%;所述第五交聯層的層厚為10%;所述第六交聯層的層厚為10%;所述第七交聯層的層厚為10%;所述復合層材質的層厚為10%。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交聯增強的PE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熱層的層厚為15%;所述第一交聯層的層厚為10%;所述第二交聯層的層厚為11%;所述第三交聯層的層厚為11%;所述第四交聯層的層厚為11%;所述第五交聯層的層厚為11%;所述第六交聯層的層厚為11%;所述第七交聯層的層厚為10%;所述復合層材質的層厚為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陰升輝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江陰升輝包裝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77975.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