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插入cohesive單元的顆粒隨機分布增強復合材料微觀建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77041.1 | 申請日: | 2020-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876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新;梁贏東;陳遼原;于天彪;趙繼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3 | 分類號: | G06F30/23;G06F30/25;G06F113/26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 |
| 地址: | 110819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插入 cohesive 單元 顆粒 隨機 分布 增強 復合材料 微觀 建模 方法 | ||
1.一種插入cohesive單元的顆粒隨機分布增強復合材料微觀有限元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通過掃描電鏡觀察多種顆粒增強復合材料的微觀組織結構,獲取微觀組織結構并從微觀角度分析顆粒增強復合材料的實際結構,將所述顆粒形狀的實際結構簡化為正圓形,在正圓形基礎上構建微觀模型;
步驟2:根據所述微觀組織結構圖,分析復合材料中顆粒相、基體相和界面相的尺寸參數及成分占比,設所述顆粒相、基體相和界面相中最大半徑為rmax,顆粒最小半徑為rmin,基體的區域為長為a、寬為b,顆粒之間的最小距離為dmin,所述材料中所述顆粒的個數為np;
步驟3:設置一個長為a、寬為b的長方形窗口,作為基體區域,所有增強相顆粒均在所述基體區域內生成;
步驟4:根據所述基體區域通過隨機分布算法建立顆粒隨機分布增強復合材料模型;
步驟5:通過中性軸算法對所述顆粒隨機分布增強復合材料模型進行網格劃分,將所述顆粒隨機分布增強復合材料模型網格劃分為4節點雙線性平面應變四邊形單元;
步驟6:基于有網格的有限元模型,通過二次編程建立界面相插入0厚度cohesive單元的所述顆粒隨機分布增強復合材料模型;
步驟7:基于所述界面相插入0厚度cohesive單元的顆粒隨機分布增強復合材料模型,再通過二次編程建立顆粒內部插入0厚度cohesive單元的顆粒隨機分布增強復合材料,獲取整體模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插入cohesive單元的顆粒隨機分布增強復合材料微觀有限元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還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4.1:確定任意一個顆粒的圓心位置為(x1,y1)并以圓心(x1,y1)為圓心繪制一個半徑為r1的圓,所述半徑為r1的取值范圍為[rmin,rmax];
步驟4.2:保持所述顆粒的位置不變,隨機確定第d個顆粒的圓心位置(xd,yd)并隨機繪制半徑為rd的圓,第d個顆粒位置滿足:從(xc,yc)到(xd,yd)的間距為dc,其中c為0到k-1的整數,且必須控制所有隨機生成的顆粒邊界的間距dc大于dmin;
步驟4.3:重復步驟4.2直到生成的顆粒數量符合指定值np,建立顆粒隨機分布增強復合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插入cohesive單元的顆粒隨機分布增強復合材料微觀有限元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6.1:提取界面兩側所有的表層顆粒單元,并將所述顆粒進行單元編號Nn和單元節點坐標值編號n1,n2,n3,n4;提取界面兩側所有的表層基體單元,并將所述基體進行單元編號Mn和單元節點坐標值編號m1,m2,m3,m4;
步驟6.2:讀取所述顆粒單元Ni和所述基體單元Mj,其中,i的初始值為0,j的初始值為0;
步驟6.3:判斷所述顆粒單元Ni和所述基體單元Mj的節點坐標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在所述顆粒單元Ni與所述基體單元Mj間自動創建一個cohesive單元,并執行步驟6.5;如果不一致,則執行步驟6.4;
步驟6.4:所述顆粒單元號加1,即顆粒單元號Ni+1,并執行步驟6.3;
步驟6.5:所述顆粒單元號與所述基體單元號同時加1,直到所有界面相均建立cohesive單元,輸出界面插入cohesive單元的顆粒隨機分布增強復合材料模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顆粒隨機分布增強復合材料微觀有限元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7的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7.1:提取顆粒內部所有的顆粒單元,并將所述顆粒進行單元編號NNm;對應的單元節點坐標值編號為nn1,nn2,nn3,nn4;
步驟7.2:讀取顆粒單元NNi和NNj,i初始值為0,j初始值為i+1;
步驟7.3:判斷所述顆粒單元NNi和NNj的節點坐標值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則在所述顆粒單元NNi和NNj之間創建一個cohesive單元,并執行步驟7.5;如果不一致,則執行步驟7.4;
步驟7.4:更新顆粒單元號NNj加1,即顆粒單元號NNj+1,執行步驟7.3;
步驟7.5:所述cohesive單元建立數量達到m,停止,輸出插入cohesive單元的顆粒隨機分布增強復合材料微觀有限元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大學,未經東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7704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工業固體廢物全過程實時監控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服裝裁片定型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