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活檢穿刺組織取材的設備及轉運瓶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74311.3 | 申請日: | 2020-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658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4 |
| 發明(設計)人: | 邢曉明;李廣起;冉雯雯;王曉囡;史海磊;孫孟琦;胡沙沙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G01N1/04 | 分類號: | G01N1/04;G01N1/14 |
| 代理公司: | 青島華慧澤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王振一 |
| 地址: | 26607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活檢 穿刺 組織 取材 設備 轉運 | ||
本發明專利提供了一種用于活檢穿刺組織取材的設備及轉運瓶,包括Y型過濾器、與所述Y型過濾器連接的廢液缸以及與所述廢液缸連接的真空泵,所述廢液缸內設置有液位探頭,Y型過濾器與轉運瓶可分離式的連接。所述轉運瓶底部設置有圓形的托盤,所述托盤上設置有八個放置位,所述放置位上設置有轉運瓶,所述托盤通過中心轉軸與馬達連接;所述托盤上設置有標號,所述轉運瓶上設置有條形碼。本發明專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活檢穿刺組織取材的設備及轉運瓶,提升了活檢穿刺組織的工作效率,節省了時間,降低了安全隱患。
技術領域
本發明專利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活檢穿刺組織取材的設備及轉運瓶。
背景技術
活檢穿刺組織是指臨床醫生在需要判斷某腫瘤患者的良惡性及惡性來源時,用直徑1mm,甚至更細的針頭對疑似腫瘤部位進行穿刺,取得活檢穿刺組織,并置于裝有體積15mL固定液的臨時轉運瓶內,送至病理科,然后由病理科醫生,將轉運瓶中穿刺組織取出并置于包埋盒中,進行接下來的包埋固定切片染色,最后出具病理檢測報告。
目前用于進行穿刺活檢組織取材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常規用鑷子在轉運瓶中撈取;改良轉運瓶結構。然而,這兩種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問題:
(1)前者用鑷子撈取如大海撈針,大大浪費取材醫生的時間,同時也耗費醫生許多體力,且容易遺漏部分較小或者顏色較淺的穿刺組織;此外,轉運瓶是無明顯標識,容易混淆標本,取材過程還需要兩個人的配合,降低了人員的利用率;
(2)后者仍然需要兩個人同時操作,以核對患者信息,仍然不能解決提高工作效率的問題,并且改良的轉運瓶存在固定液泄露隱患。
因此,本技術方案基于上述活檢穿刺組織的方法存在的技術問題,進行解決,以便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專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活檢穿刺組織取材的設備及轉運瓶,解決了如何提升活檢穿刺組織的工作效率,節省了時間,降低了安全隱患。
一種用于活檢穿刺組織取材的設備,包括Y型過濾器、與所述Y型過濾器連接的廢液缸以及與所述廢液缸連接的真空泵,所述廢液缸內設置有液位探頭,所述Y型過濾器通過吸管與轉運瓶可分離式的連接。
所述轉運瓶底部設置有圓形的托盤,所述托盤上設置有八個放置位,所述放置位上設置有轉運瓶,所述托盤通過中心轉軸與馬達連接;
所述托盤上設置有標號,所述轉運瓶上張貼有條形碼。
靠近所述托盤的圓周外側位置還設置有掃描器、設備操作控制界面、電源開關和音頻喇叭,所述掃描器掃描讀取轉盤上的標號和所述轉運瓶上的條形碼,并通過所述音頻喇叭輸出標號和所述條形碼,顯示在所述設備操作控制界面的液晶顯示屏上,供取材大夫與病理LIS系統信息進行核對。
所述托盤上設置有吊籃,所述吊籃的上方設置有所述吸管,所述吊籃的下方設置有電子液壓缸。
所述電子液壓缸設計為三節式,中間節的橫截面直徑為40mm,將所述吊籃推升15-20mm;頂節橫截面直徑為26mm,可將所述轉運瓶推升15-20mm。
所述吊籃為高度35mm,直徑40mm的筒狀結構,且底部設計為中心30mm的空心結構。
所述Y型過濾器包括內部濾籃和濾網結構,所述內部濾籃上設置有濾網旋鈕和用于與管件連接的螺紋。
所述真空泵、所述馬達、電子液壓缸、掃描器和所述液面探頭還與微型電腦芯片控制模塊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未經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7431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