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拉曼掃描實時智能調控紅茶發酵品質的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72740.7 | 申請日: | 2020-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302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7 |
| 發明(設計)人: | 譚洪波;丁深根;昌智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陸羽千億工程技術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65 | 分類號: | G01N21/65;A23F3/08 |
| 代理公司: | 長沙大珂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36 | 代理人: | 王瓊琦 |
| 地址: | 413400 湖南省益陽市桃***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 掃描 實時 智能 調控 紅茶 發酵 品質 方法 裝置 | ||
1.一種應用拉曼掃描實時智能調控紅茶發酵品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發酵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S1:對茶葉進行控溫、控濕、控通氧量發酵;
S2:用拉曼掃描實時監控茶葉中內含成分的變化,所述內含成分包括兒茶素、茶黃素、茶紅素、聚酯型兒茶素的化學官能團在450~550cm-1和620~680cm-1拉曼特征峰處的C-C-O變形鍵、720~750cm-1拉曼特征峰處的C-H牽拉鍵、1230~1280cm-1拉曼特征峰處的C-O雙酯牽拉鍵、1330~1380cm-1拉曼特征峰處的苯環震動鍵;
S3:通過智能分析,反饋調節發酵室的溫度、濕度和通氧量;
S4:當拉曼檢測茶葉內含成分比例達道標準時終止發酵,所述茶葉內含成分標準比例為:兒茶素、茶黃素、茶紅素、聚酯型兒茶素的化學官能團在450~550cm-1、620~680cm-1、720~750cm-1、1230~1280cm-1、1330~1380cm-1處拉曼特征峰強度的最佳比例為1:2:4:3: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拉曼掃描實時智能調控紅茶發酵品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起始發酵的溫度為30攝氏度、相對濕度為90%、通氧量為4L/kg茶葉。
3.基于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拉曼掃描實時智能調控紅茶發酵品質的方法的紅茶發酵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發酵箱(1)和位于發酵箱(1)內部的若干置物盤(2),所述置物盤(2)內部設置軸向豎直的取樣管(3),所述發酵箱(1)的外部設置軸向豎直的物流管(4)和檢測箱(6),所述物流管(4)與取樣管(3)的底部連通,所述檢測箱(6)內部設置傳送帶(8),所述傳送帶(8)的外部鋪設間隔帶(9),所述間隔帶(9)的至少一個間隔空間位于物流管(4)的出料口下方,所述間隔帶(9)的至少一個間隔空間位于拉曼檢測頭(14)的下方。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紅茶發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管(3)的側壁設置至少兩個旋轉門板(12),所述旋轉門板(12)上端與取樣管(3)旋轉連接,每個所述旋轉門板(12)的下端通過推板(11)連接,所述推板(11)與旋轉門板(12)之間設置拉桿(13),所述拉桿(13)分別與推板(11)和旋轉門板(12)鉸接,所述取樣管(3)的頂部設置透氣帽(31);
所述物流管(4)的內部設置進風管(51),所述進風管(51)的一端于物流管(4)的外部與風機(5)風口連通,所述進風管(51)的另一端管徑變小形成出風尖端(10)并延伸至推板(11)的下方,所述風機(5)風口還設置與物流管(4)連通的抽風管(52)。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紅茶發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機(5)為正反轉風機。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紅茶發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門板12的外側設置松動桿(15),所述推板(11)的設置至少一個氣囊串(16),所述氣囊串(16)上設置多個空間連通的子氣囊,所述子氣囊之間設置壓力閥,所述氣囊串(16)的一個端部子氣囊與進風膜罩(161)連通,所述進風膜罩(161)固定連接推板(11)上的通孔內壁,相鄰子氣囊之間的壓力閥的壓力值按照遠離進風膜罩(161)的次序依次變大。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紅茶發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箱(6)的下方設置收集盒(7),所述收集盒(7)的進料口位于傳送帶(8)往下傳送一端的下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陸羽千億工程技術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未經湖南陸羽千億工程技術咨詢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72740.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呼吸式防碰撞玻璃幕墻
- 下一篇:一種合金電鍍液回收再利用環保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