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金屬管翻邊孔內翻成型刀具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70270.0 | 申請日: | 2020-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891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梁其杲;王浩;楊尚輝;張宇;畢洪克;曹景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51/08 | 分類號: | B23B51/08;B23P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吳大建;張高潔 |
| 地址: | 519070 廣東省珠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屬管 翻邊孔內翻 成型 刀具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金屬管翻邊孔內翻成型刀具,依次包括一體式形成的刀具頂部、刀具中部和刀具底部,所述刀具頂部上設置有用于鉆取翻邊孔的頂部刀刃機構,所述刀具中部上設置有中部傾斜平面,所述中部傾斜平面的兩側分別與所述刀具中部的外壁形成中部刀刃。通過改善刀具中部的構造和刃口結構,實現了銅管向內翻的凹槽結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床加工設備領域,并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金屬管翻邊孔內翻成型刀具。
背景技術
銅管翻邊孔是用于空調不同換熱器之間大小銅管的連接,通過燒焊的方式進行。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銅管翻邊孔的工藝是向外翻的,在大小銅管焊接過程中,因接觸的地方是凸出來的,焊料會往外漏,會造成焊接不良的現象,有一部分的漏冷媒的質量問題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因此,需要開發一種新型的加工刀具,其能夠在對銅管進行翻邊孔成型時,使翻邊孔形成為內翻式,以克服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申請提出了一種金屬管翻邊孔內翻成型刀具,其通過改善刀具中部的構造和刃口結構,實現了銅管向內翻的凹槽結構。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金屬管翻邊孔內翻成型刀具,依次包括一體式形成的刀具頂部、刀具中部和刀具底部,所述刀具頂部上設置有用于鉆取翻邊孔的頂部刀刃機構,所述刀具中部上設置有中部傾斜平面,所述中部傾斜平面的兩側分別與所述刀具中部的外壁形成中部刀刃。
在第一方面的一個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中部傾斜平面與刀具軸線之間的夾角為100°~180°,兩條所述中部刀刃形成的中部刃口的角度為-20°~+20°。
在第一方面的一個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中部傾斜平面與刀具軸線之間的夾角為105°。
在第一方面的一個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頂部刀刃機構包括中心對稱分布的兩個頂部刃口,每個所述頂部刃口呈內凹的圓弧面形狀。通過該實施方式,形成了兩刃口-三刃尖的構造,在加工時,兩個頂部刃口的兩條圓弧邊同時接觸,與傳統的只有鉆尖對比,往下鉆的力進行了3倍的分散,達到不形成向下凹陷的效果,滿足生產要求。
在第一方面的一個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刀具頂部的直徑為4.3mm,所述頂部刃口的圓弧面形狀的半徑為3.4mm。
在第一方面的一個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頂部刀刃機構還包括與所述頂部刃口對應設置的排屑槽。
在第一方面的一個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刀具底部上設置有去毛刺機構。通過該實施方式,能夠去除頂面翻起的毛刺。
在第一方面的一個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去毛刺機構包括形成于所述刀具底部外壁上的多個凸起。
在第一方面的一個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凸起為通過對所述刀具底部的外壁進行切削或擠壓而形成的底部銑削刀刃。
在第一方面的一個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底部銑削刀刃在所述刀具底部的外壁上沿著軸向螺旋式延伸。
在第一方面的一個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去毛刺機構為沿著所述刀具底部的周向方向均勻開設的四個凸起。
在第一方面的一個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金屬管翻邊孔內翻成型刀具由鎢鋼制成。
本申請提供的金屬管翻邊孔內翻成型工具,相較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通過在刀具頂部設計兩刃口-三刃尖的構造,避免了金屬管在加工中出現凹陷的問題;
2)通過在刀具頂部設計斜面,并形成頂部刃口機構,實現了翻邊孔向內翻的效果;
3)通過在端部設計凸起形式的去毛刺機構,能夠達到去毛刺的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7027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