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站融合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多能耦合調度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68472.1 | 申請日: | 2020-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140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石世鋒;王峻堯;秦帥;邱吉多;王林;高穎;朱梓源;韓蓄;郄文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50/06 | 分類號: | G06Q50/06;G06Q10/06;G06F30/20;G06F111/04;G06F11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巡通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03 | 代理人: | 郭瑤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融合 分布式 能源 多能 耦合 調度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站融合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多能耦合調度系統及方法,該系統包括:方案制定模塊,用于基于用戶需求與約束條件,制定用能需求方案;設定關鍵參數,對熱泵機組負荷率與運行時長、空調運行功率與時長進行條件約束;信息采集模塊,用于采集能源設備運行與環境感知設備運行量測類信息;數據服務模塊,用于存儲用能需求方案制定所需信息,計算性能系數;運行評估模塊,用于基于信息采集模塊采集信息,結合數據庫中歷史數據、歷史調度方案進行能源站綜合能源供應調度;結果輸出模塊,用于輸出調度方案以及方案狀況評估結果。能夠實現合理有序用電、終端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和優化用電行為,達到節能增效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能源規劃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站融合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多能耦合調度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綜合能源站于一站空間內集合了電力、供熱、供冷等多種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現有綜合能源用能方案通過獲取區域綜合能源的歷史用能數據,預測規劃水平年用能需求,對各種能源在多個系統中分別進行控制與調度;同時,在傳統信息能源系統中,產能側、網側、負荷側的參數和運行信息全量發送給云端服務器或發送內部控制中心,統一處理后再下發處理。
現有技術下,綜合能源用能方案主要依賴規劃階段數據與歷史經驗,缺少實時監控,各系統運維人員僅負責單一能源情況下,獨立運行造成配置失衡、資源浪費,考慮到僅有少量必需信息參與調度和控制,大量的數據流通會對計算中心帶來沉重的負擔,同時通信堵塞會帶來時滯和丟包,造成網絡擁堵、計算能力低、響應時間長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多站融合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多能耦合調度系統及方法,實現合理有序用電、終端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和優化用電行為,達到節能增效的目的,具有準確可靠、可操作性佳、可擴展性強等優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站融合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多能耦合調度系統,包括:
方案制定模塊,用于基于用戶需求與約束條件,制定用能需求方案;
信息采集模塊,用于采集能源設備運行與環境感知設備運行量測類信息;
數據服務模塊,用于存儲,以及計算得到的性能系數;
運行評估模塊,用于基于能源設備運行與環境感知設備運行量測類信息,結合數據庫中歷史數據、歷史調度方案進行能源站綜合能源供應調度;
結果輸出模塊,用于輸出調度方案以及方案狀況評估結果。
具體的,所述用戶需求主要包括:供冷需求、供暖需求、用電負荷需求,所述約束條件包括:制冷制熱時間、溫度維持時間、負荷穩定運行時長。
具體的,所述關鍵參數包括:供冷目標溫度、供暖目標溫度、供水溫度、回水溫度、熱水流量、負荷率。
具體的,所述結合信息采集模塊,還用于獲得不可控參數。
具體的,所述不可控參數為環境溫度。
具體的,所述能源設備運行與環境感知設備運行量測類信息包括:環境溫度、進水溫度,每1分鐘讀取一次,傳輸存儲于數據服務模塊。
具體的,所述性能系數計算公式如下:
COP=制冷量/耗電量;
制冷量=C×M×△T=C×M×(T回水-T供水);
C=4.2×103J/kg℃;
M=Q×h=D×1h;
△T=(T回水-T供水)T代表溫度,單位為攝氏度℃;
Q=系統水流量,D代表數據采集值,單位為M3/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6847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球罐球殼板切割軌道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雙層冷輻射天花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