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汽車集成化熱管理系統模式切換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65326.3 | 申請日: | 2020-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720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30 |
| 發明(設計)人: | 宋大鳳;王詩元;劉志偉;曾小華;陳平恩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H1/00 | 分類號: | B60H1/00;B60K1/00;B60K11/04;B60L58/26;B60L58/27;H01M10/625;H01M10/63 |
| 代理公司: | 長春市恒譽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22212 | 代理人: | 李榮武 |
| 地址: | 13001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汽車 集成化 管理 系統 模式 切換 方法 | ||
本發明提出一種電動汽車集成化熱管理系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將電動汽車熱管理分為三大版塊,包括乘員艙、電池、電機/電控,控制方法步驟包括(1)采集駕駛員操作信號、環境信息與部件狀態,提出各版塊的模式切換需求;(2)根據各版塊的模式切換需求切換到相應的熱管理模式;(3)根據各板塊的熱管理模式控制相應的執行器作動;(4)由于系統具有一定集成度,各版塊進行模式切換時部分執行器作動可能存在沖突,故對有沖突的作動進行優先級判斷,使個版塊之間完美配合,順利切換到所需模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汽車熱管理領域,尤其是涉及電動汽車集成化熱管理控制。
背景技術
能源和環保問題是當今世界性的難題,傳統內燃機汽車對環境和碳氫資源造成了嚴重的問題,作為一種具有環保及節能優勢的先進交通工具,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已經投入大量資金推進電驅動汽車的研究與開發,從維護能源安全,改善大氣環境,提高汽車工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和實現我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的戰略高度來看,發展電動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至汽車強國的必經之路。
電動汽車的出現也為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的研究與開發提出了新的課題與挑戰,熱管理在汽車節能、環保和安全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戰略地位,環球汽車工業發達的國家都相當重視電動汽車熱管理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并將其作為汽車發展研究計劃的主要研究內容之一。
基于進一步節能以及車輛集成化的設計要求,關于混合動力汽車集成化熱管理系統的研究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青睞,但是電動汽車集成化熱管理系統雖然在改善熱管理效果效果基礎上又能夠顯著降低能耗,提高續航里程,但卻對整車熱管理控制方案設計與控制策略制定提岀了挑戰。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動汽車集成化熱管理系統模式切換方法,來解決電動汽車集成化熱管理系統的控制問題,其特征在于,為簡化模式增加引起的重復修改的和便于實現模塊化,將控制流程分為乘員艙、電池以及電機/電控三大版塊,包括如下步驟:
(1)采集車輛當前信息,包括乘員艙溫度、駕駛員操作信號、電池溫度、電機/電控溫度、環境溫度,判斷乘員艙、電池以及電機/電控將要進入何種模式;
(2)進行乘員艙、電池以及電機/電控版塊模式切換,基于上一步驟對三大版塊的模式判斷,切換到對應的熱管理模式;
(3)基于上一步驟的各版塊模式切換需求,根據各版塊各模式下對應的執行器作動規則,得到各模式下執行器的作動狀態;
(4)由于熱管理系統具有一定集成度,不同板塊在進行模式切換時各部件的執行器作動可能存在沖突,故要再進行一步優先級選擇,選取部件的有效行為作為其實際控制輸出,向執行器發出控制信號,保證模式切換的順利進行。
進一步地,步驟(1)中,若在時間閾值之內檢測到空調的控制指令按鈕發生變化,即認定此次操作為誤操作,不進行任何處理,若當前的面板控制指令超過設定的時間閾值,則認為該控制指令有效,以此來規避駕駛員誤操作帶來的錯誤響應。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熱管理系統模式切換控制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集成化熱管理系統架構圖;
圖2中標記:1-壓縮機,2-第一換熱器,3-第二換熱器,4-第三換熱器,5-暖風水箱,6-氣液分離器,7-第一電磁閥,8-第二電磁閥,9-第三電磁閥,10-第一膨脹閥,11-第二膨脹閥,12-第三膨脹閥,13-冷卻風扇,14-鼓風機,15-單向閥,16-第一水泵,17-第二水泵,18-電池換熱器,19-電控液冷板,20-電機液冷板,21-電池液冷板,22-低溫水箱,23-PTC電加熱器,24-第一三通閥,25-第二三通閥,26-第三三通閥,27-第四三通閥,28-第五三通閥,29-第一水箱,30-第二水箱。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具體控制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6532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