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包硅磁性微球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63973.0 | 申請日: | 2020-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749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光亞;劉欣;葛慧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僑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1/14 | 分類號: | C12N11/14;C12N9/24;C07K19/00;B01J13/02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張松亭;姜謐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磁性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包硅磁性微球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磁性微球均勻分散于無水乙醇中,接著通過磁鐵富集磁性微球,棄去無水乙醇,再超聲分散于體積濃度為18?22%的乙醇溶液中;(2)室溫下將純化后的重組蛋白溶液與步驟(1)所得的物料充分混合0.5?3min,接著加入硅前體溶液于室溫下繼續混合3?10min,然后靜置5?10min,即得所述包硅磁性微球。本發明整個過程耗時20?90min,固定化酶產量可達99%,簡潔、高效,且條件溫和,制備過程綠色環保,有廣闊的工業實際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磁性微球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包硅磁性微球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磁性納米粒子(magnetic?nanoparticles,MNPs)的磁響應性可以很好的解決酶的實際應用中分離純化的問題,已被越來越的廣泛地用于酶的固定化。但是將作為磁性納米粒子核心的磁性微球(最常用的是磁鐵礦(Fe3O4)和磁赤鐵礦(γ-Fe2O3))直接用于固定化酶比較困難,而且容易聚集和氧化。二氧化硅是最常用來修飾磁性納米粒子的材料,但是現在普遍方法是利用化學法在磁性微球表面生成二氧化硅,再進一步修飾來實現酶的固定化。這樣的操作不僅耗時長,而且需要大量有機溶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缺陷,提供一種包硅磁性微球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包硅磁性微球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磁性微球均勻分散于無水乙醇中,接著通過磁鐵富集磁性微球,棄去無水乙醇,再超聲分散于體積濃度為18-22%的乙醇溶液中;
(2)室溫下將純化后的重組蛋白溶液與步驟(1)所得的物料充分混合0.5-3min,接著加入硅前體溶液于室溫下繼續混合3-10min,然后靜置5-10min,即得所述包硅磁性微球;
該重組蛋白由如SEQ?ID?NO.01所示的木聚糖酶和如SEQ?ID?NO.02所示的類彈性蛋白多肽相連而成;重組蛋白溶液的濃度為150-250μmol/L,硅前體溶液的濃度為0.9-1.1mol/L,重組蛋白溶液與硅前體溶液的體積比為4-9∶1-6,且硅前體在步驟(2)的物料中的終濃度為0.09-0.11mol/L。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木聚糖酶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03所示。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類彈性蛋白多肽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04所示。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木聚糖酶和所述類彈性蛋白多肽相連通過一連接肽相連。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連接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05所示。
更進一步優選的,所述連接肽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06所示。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重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07所示。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重組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序列如SEQ?ID?NO.08所示。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硅前體為四甲氧基硅烷和/或正硅酸乙酯。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步驟(1)中的磁性微球、無水乙醇和乙醇溶液的比例為1-7g∶40-300mL∶0.1-0.8mL。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整個過程耗時20-90min,固定化酶產量可達99%,簡潔、高效,且條件溫和,制備過程綠色環保,有廣闊的工業實際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僑大學,未經華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639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