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流體自傳導創口監測型智能敷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62163.3 | 申請日: | 2020-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09914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1 |
| 發明(設計)人: | 程杰;李嘉嘉;崔景強;李丹杰;孟潔;韋倩倩;李艷群;王幸幸;程靜靜;翟勝娜;張洪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駝人醫療器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13/00 | 分類號: | A61F13/00;A61F1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3400 河南省新鄉***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流體 傳導 創口 監測 智能 敷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微流體自傳導創口監測型智能敷料,包括:
透明敷料貼片;
固定在所述透明敷料貼片上的pH傳感器單元;
圍繞所述pH傳感器單元設置的創口接觸敷料;
所述pH傳感器單元包括pH響應模塊、微通道模塊和流體傳導纖維,所述流體傳導纖維鑲嵌于所述微通道模塊的微通道中,并與所述pH響應模塊復合,形成可實現流體自傳導的pH傳感器單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體自傳導創口監測型智能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敷料貼片為涂有醫用壓敏膠的聚氨酯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體自傳導創口監測型智能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H傳感器單元中pH響應模塊選自高精度pH試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體自傳導創口監測型智能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H傳感器單元中微通道模塊為具有微通道的硅膠模塊或橡膠模塊,微通道直徑為0.2mm~1.5mm,微通道長度為1mm~5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體自傳導創口監測型智能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H傳感器單元中流體傳導纖維為鑲嵌在微通道模塊微通道內的棉質多股纖維、合成樹脂纖維或天然蛋白纖維,傳導纖維直徑為100μm~300μ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體自傳導創口監測型智能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創口接觸敷料選自藻酸鹽敷料、殼聚糖敷料、吸水棉敷料、聚乙烯醇敷料或聚氨酯泡沫敷料。
7.一種微流體自傳導創口監測型智能敷料的制備方法,主要用于制備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微流體自傳導創口監測型智能敷料,包括以下步驟:
a)將硅膠溶液混合脫泡后,注入微通道模具中硫化完成,取出得到具有微通道的硅膠;將所述具有微通道的硅膠裁切為固定大小與厚度,保持微通道在中央位置,得到所述微通道模塊;
b)將流體傳導纖維鑲嵌入步驟a)得到的微通道模塊的微通道中,得到具有微流體傳導作用的傳導模塊;將創口接觸敷料裁切出孔洞,將所述傳導模塊鑲嵌入孔洞中,得到具有傳導作用的創口接觸敷料;將pH響應模塊固定在透明敷料貼片上,再覆蓋上所述具有傳導作用的創口接觸敷料,得到最終的創口監測型智能敷料。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微流體自傳導創口監測型智能敷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所述硅膠選自邵氏A硬度為15~50HA的液體硅膠;所述裁切厚度為1mm~5mm,所述微通道直徑為0.2mm~1.5mm。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微流體自傳導創口監測型智能敷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響應模塊位于傳導模塊的上方并貼緊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駝人醫療器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河南駝人醫療器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6216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